弼爾塔哈爾在離開吳克善的時候就是做好了與父親生離死別了,如今他當然是露頭了,也要加以說明他們父子真的是背叛滿清了,要忠於張必武的。
當清軍要把吳克善的屍體給運走之時,張軍就衝擊而來了,一波強烈的攻勢,雖說張軍沒有能搶來吳克善的屍體,卻是捉了不少的人。
清兵、清將、包括一些科爾沁的人也被捉了起來,張必武就要用得上他們呢。
次曰,又是一聲聲地炮聲,而且張軍的鼓鉦齊鳴了,瀋陽城頭的清軍當然是得急忙出來了,他們要守衛城池,以防張軍的攻城。
當他們看清了,張軍出現在了城下,張軍軍容嚴整,矛弋耀曰,旌旗蔽天地排列著,並沒有攻擊的趨向,真讓人是看不懂呢!張軍這是在做什麼啊?
就在這時,有一個偏將是快速地騎馬到了城下,他大叫起來了:“我家主公有東西要還給你們!你們就等著接收吧!”
他一說完就是將馬一撥轉,隨之是有一大群的人押著一幫人過來了,這幫人就是昨天出城激戰時被張軍所俘獲計程車卒。有滿人,有科爾沁人。
張軍隨之是全部退了出來,他們退得很快的。滿清還是開啟了城門,把這些人給放了進來,見到了他們衣服的背面都寫著一些字。
原來寫的是吳克善給張必武的信,張必武就是把他們放回去,以坐實吳克善叛敵之罪,讓滿清不用把吳克善刻畫成一個聖人。
當然其中還有吳克善的親筆書信呢,在他們進來的時候還大叫著要把吳克善的親筆書信交出來。
這一件事,張必武就是有意要鬧得風風雨雨的,越大越好,似此,清軍計程車氣就低了,像瀋陽城內的科爾沁說不定就無心再幫滿清守城了。
他們都是蒙人,何必與滿人同生死呢?得過不如且過吧!
多爾袞原本是想要讓吳克善假降,並且在徵得了大玉兒的同意之後,要讓吳克善是體面地而死,是忠於滿清的,卻沒想到吳克善更精明,他早把兒子和孫子給送出去了,讓他們能活著。
當然吃了毒藥的吳克善就算是死,他也不在乎了。只是張必武將計就計,就讓滿清想宣揚吳克善忠於滿清,並且拉攏科爾沁人與滿清死心塌地作戰的企圖就宣告破產了。
他們之中都有人是開始趨向於投降張必武了,反正投降免死,不降只有死路一條,誰不怕死啊?
這時,張必武又不斷地派蒙人的降卒不斷地勸降著瀋陽城內的蒙人。就連科爾沁的人也被派上了場,讓他們也好好地勸勸。
張必武就是不遺餘力地鼓動著科爾沁的人,讓他們投降,科爾沁的人是在動搖著,他們會隨時倒向張必武的。
這樣就給多爾袞出了一個難題,是要把科爾沁的人給全部殺掉呢?還是殺了些重要的人,讓科爾沁的人從此心服?或者是把科爾沁的人全都給放出去,本來滿清的兵力就有夠少的,多一份力量都是好的,再把人放出去,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放了科爾沁部的人,更會讓士氣低落呢,這樣做更是愚蠢的行為。
張必武就是想要看看多爾袞怎麼做,不管他做出哪一個行動來,張必武都是既得利益者。
張必武是十分悠閒地等待著訊息呢,就在這時,城上有人喊話了,張必武當然是不會親自到城下去聽敵人喊什麼話的,自有人會向張必武稟報的。
有人來向張必武稟報了:“主公,城上的敵軍說想要把科爾沁人給全放出來!還說這一場戰爭是我們與滿人的戰爭,何必傷及無辜呢?在求我們放過科爾沁部眾。我們是不是要把敵人給……”
看得出大家都認為滿清是不會這麼好說話的,居然幫科爾沁等說情,想保住姓命,就不知滿清有什麼陰謀是真!
張必武在沉默著,他沒有出聲,他在想:“多爾袞真想把蒙人給全部放出來?這樣他們的力量就大大地減弱了!他真的要這麼做?”
曹變蛟站了出來,說:“就像是有人說要投降我們,卻是想要偷襲我們!這一次所謂的放蒙人出來,是不是同樣的舉動啊!主公,可要考慮清楚啊!不得不防!”
張必武在頷首以對,他當然是知道了,他是要防上一防的。
不過張必武又想到了另一個可能呢,大玉兒顧念家鄉人之情,真把他們給放了。而且還想看看張必武是不是不放過科爾沁的人?要是將這些人給全部殺掉的話,自然是會讓其他的人不再相信張必武,而要堅守到最後了。
科爾沁部是放過,還是不放呢?張必武在思考了,最後他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