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來,他們是信守了諾言,他們將全力地幫助張必武,以消滅滿清。雖說朝鮮也提議過,是不是讓他們派兵前來相助?
張必武並不用他們的兵,知道朝鮮的兵太沒用了,讓他們來不是丟臉嗎?白白送死,不如就讓他們繼續提供糧食就好了!還是會按錢來折算給他們的。
這一下,李氏朝鮮知道糧食送來可以為他們報仇不說,還能有錢賺,本就是一個農業大國的朝鮮,錢少糧多,百廢待舉之時,樣樣都要錢,能用多餘的糧食來換錢,當然更好!就算是自己少吃一點,也得送糧給張必武啊。
張必武在一年中,他的糧食壓力就是因為有朝鮮的相助是減輕了很多。
壓力是減少了,可是他的人馬可真多啊!有這麼多的大軍雲集於遼東,所需要的糧秣數量是極其驚人的!朝鮮所供給的糧食,還遠遠不足以龐大的人馬所消耗的。
張必武本以為糧食會短缺的,可怎麼也沒有想到從來沒有短缺過,真讓他驚訝萬分。
他也不多想什麼了,他便是督促軍兵加緊對清軍的進攻,尤其是遼陽的。
遼陽快支援不住了,就算是鐵三角再牢固,經過一年多的攻擊,也是有所鬆懈了。
看來遼陽的失守是不用多久就能實現了,先破了遼陽,隨之瀋陽也是手到擒來。
可就在這時,糧食卻是沒有按時而來呢!不知是出了什麼變故。
張必武不由火了,要知道最重要的莫過於糧食,糧食不能保證的話,全軍軍心就會動搖了,那時勝敗就難料了!
張必武便是左右而走,他已令人快馬加鞭地趕回燕京,就是想知道為什麼糧食會這麼久還沒有運來呢?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
張必武心中的疑問是越來越大了,難道是後方又發生了什麼重大的變故了?比如說因為徵集士兵和糧餉,故到處都爆發了起義嗎?激起許多的民變?
張必武知道一點,就算是再多的民變,他也不會改變盡全力以滅清這一策略。
只有先滅了滿清,以後所激起的民變,他也能一併給討平,他也知道真正民變的不會太多!有妻子在,不會出太大的叉子呢!
他左等右等,終於是見到了楊廷麟和夏完淳來了。
他便問:“怎麼樣?事情如何?為什麼這麼久沒有糧食運來呢?”
楊廷麟說話變得口吃了:“就,就運來了!萬元吉就把糧食運來途中了……”
張必武看著他一臉心事的樣子,就知道一定有什麼事情。張必武又見到了夏完淳也是同樣的,他本來是想發火,好好地責備一番,為何糧食的運來卻拖了這麼久。
可現在心裡犯嘀咕了,想知道出了什麼事,要沒變故,絕不會拖的。
張必武就是要他們說出來,不能隱瞞,不然的話,張必武可不會寬待他們呢!
這一下,楊廷麟和夏完淳是面面相覷的。張必武大吼一聲:“快說!”
最終還是夏完淳出聲了:“齊王,王妃病例了!”“什麼!”張必武驚訝了!秦懷玉嗎?還是黛麗絲?應該是秦懷玉!
張必武便問:“是懷玉?”夏完淳是用力地點頭了,說:“是的!齊王!王妃因為**勞過多,不能好好地休息,她一個體力不支,便是病倒了!”
這一下是證實無誤了,可張必武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他終於明白了,一年來的糧餉供應不絕,還有許多的軍兵不斷地發往軍中呼叫,還有傷兵從遼東運返回去,哪一件事不得傷心傷力啊?
一個精壯的年輕人都堅持不住,何況是一個弱女子呢?雖然表面上是錢謙益、顧炎武、楊友龍、陳之龍等人全權負責,實際上真正的決策是秦懷玉呢!
她一直已來都是全力地支援自己的丈夫的,她是個賢內助,只是生就了女兒身,要是個男人,就絕對能當上宰相呢!可現在……
張必武便再問,秦懷玉病得重是不重?具體情況如何?吃不吃得下飯?吃得多不多?醫生怎麼說?能不能快點把病治好?可以看出張必武的焦急之情有溢於言表。
得到的回答卻是病得蠻重的,正是因為秦懷玉的病倒,沒有了她睿智的策劃,且籌集糧食是越來越困難了,故才長久沒有能解送到軍中。
張必武所擔心的激起民變,也確實是發生了呢!雖說是發生民變在全國來說是區域性姓的,卻也讓人為之頭疼了。(未完待續。)
第三十九章 情緒低落
秦懷玉和鄭泰二人是向曰本購買糧食的,曰本卻不傻,德川幕府乘機抬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