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知道!同時,也是讓我的人馬做好準備,乘船到達應天,以加強應天的防禦。”
夏完淳在點頭,他認為主公的想法非常正確呢。先破碩塞,讓大家知道,張必武已經回來了,他與鄭成功不可能會到臺灣,而棄大陸的反清事業已不顧的。
張必武先是以實力證明自己的強盛,他率領從臺灣返回的軍隊大敗了碩塞,碩塞雖然聽聞了張必武可能從臺灣回來的訊息,沒有想到,他回來得這麼快,一下子的就功夫就被擊敗了,只是因為碩塞早有準備,損失並不大。
只是開頭一戰,張必武能取得初勝,就能增強大家的信心,更能讓滿清知道他——張必武回來了,他將要與滿清死磕到底。
就算是張必武回來,如今的抗清勢力還是處於下風的,他還得再等待時機,只能是採取守勢。
張必武在這之前,他已經是與張煌言會過面了,畢竟張煌言對於現在的困局,他是十分擔憂的,他是快馬加鞭地來到張必武這裡,以共同商討,該如何以面對現在的危局才是最為要緊的事。
張必武與張煌言是談了很多,張煌言最終也表示,他願與鄭成功一起歸附於張必武,只要張必武是抗清的,他就會擁護。
自此,留在南方的抗清勢力——鄭成功和張煌言都選擇了歸順張必武。只要再把李定國、李過等都一併接收的話,張必武就能整合所有的抗清勢力了。
張必武回河南見李定國和李過就是勢在必行了。
於是張必武在佈置了應天府的防禦,留置了大將,以確保應天府的安全。他便要趕回河南去了,幸好一路還算是暢通,不會有什麼阻礙呢!
而張必武也聽到了一個訊息,那就是耿繼茂病亡了,他的一切由長子耿精忠繼承了。
真是天助我也啊!耿繼茂是忠於滿清的,如今他一死,由野心家的長子繼承,這不是更利於推動反叛嗎?哈!真是想什麼來什麼了!
張必武在一路上是興奮地,同時,他在思考著未來該怎麼走才好。
張必武來了,李定國看著他,李定國的身體還是不怎麼好,張必武看著榻上的李定國想起來,張必武急忙說:“晉王啊,不要起來!你身上有病!可要好好地注意自己的身體啊!你可要養好病啊!要知道抗清事業可不能少了你啊!如今的形勢已全部變了,大大地不利我們了!你更不能倒下!”
李定國的豪情壯志是有的,說:“齊王,你就放心好了!韃子一曰沒有驅遂出去,那麼我李寧宇一曰就不會嚥下這口氣!絕對死不了!”
張必武笑了,他說:“好!好!這才是名震天下的李定國!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滿清不能奪去我們的綿繡河山!”
張必武說到這的時候,他比誰都要興奮,同時,他看著李過,便問:“興國侯,我只是想向你請求一句,要是可以的話,你能不能就用失去的土地,從而與吳三桂聯合在一起?”
李過不明白,張必武為什麼會這麼問?他已經是做好準備要打吳三桂了,怎麼說,吳三桂還是滿清的平西王,那是不得不加以打擊的。如今還要失去土地以聯合吳三桂?這可不服!不止李過不信,大順軍的各位都不顧呢!
這不,郝搖旗更是大叫起來了:“吳三桂引韃子入關,方有天下的大難!要是不乘現在就剿滅他的話,又怎麼行呢?他是罪魁禍首啊!如今敢侵犯我們的陝西,又怎麼不滅了他!就讓天下人都知道忠於韃子會有什麼樣的下場!”
毫無疑問,郝搖旗的話立即得到了很多人的贊成呢,他們個個都是持一意見,說:“對!搖旗說得太對了!我們必須要滅了吳三桂!要梟首以謝天下!”
不止大順軍的人,就連其他的人,包括張必武的手下們都是持同一意見的,他們都認為必須要做到這一點,那就是殺吳三桂!
吳三桂在先前還一再地表示是後悔,想要悔過,可是當滿清的勢力一強時,他就立即轉變了,反而是舉起屠刀向自己的同胞了,十足的漢殲賣國賊!又怎麼能取信呢?
似此小人,不滅是不行的!人人都不明白張必武為什麼會說要放吳三桂。
宋獻策站出來,說:“我支援齊王殿下的話,我們必須要保吳三桂,不能對吳三桂真的開始攻擊!我們要做的就是與韃子作戰!凡是能與我們形成同盟關係的,我們就不能與他為敵!”(未完待續。)
第八十三章 聯合吳三桂成關鍵
李巖本來就是採取要聯合吳三桂,讓吳三桂和尚可喜、耿繼茂的勢力大變的,如今,他們當然也是持同一意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