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有更大的成就,馮雙禮等都受到了孫可望的節制,要是孫可望下令,讓馮雙禮他們撤退的話,馮雙禮是不敢說一聲不的。
似此情況可知,馮雙禮一旦受到孫可望下達的命令,他撤退了,那麼馬進忠也會跟著一同撤退的。
可惜了可惜!要是大家都能一同共進退的話,就能大量地消滅滿清的軍隊,滿清少了這十五萬人馬,對於他來說是一個非常沉重的打擊呢!可惜啊!功虧一簣!都是孫可望不以大局為重害的!
李定國心裡就算是有一萬個不爽,不滿意,他也無能為力了。
他便令人繪製孔有德、尼堪畫像,刊佈粵楚,“露布告捷”,以顯示他的武威。
黃起在這時,向李定國告辭了,因為他要回到張必武的軍中,以聽張必武指揮。
李定國一見黃起要走,他還真捨不得呢,雖說五千狼兵還在他的帳下,聽他調遣,可是少了黃起的一萬精銳,實力也是大大地打了折扣呢!
就算是再怎麼不捨也能有什麼辦法呢?世上沒有不散的宴席。
黃起帶領著人馬回到了張必武那裡,他在向張必武交差。張必武看著黃起,非常滿意,知道他隨著李定國的大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
張必武已經準備了三萬人馬,他隨時要東進,雖說是派了兩萬人去支援陝西,他不想把更多的兵力牽制於此。
他為了能讓李定國的地盤得到更大的恢復,必須要向滿清的腹心燕京挺進,哪怕是他的進攻未必有用,也得試上一試。
洪承疇已是全權地接手了清軍,在他的管制下,李定國想要有所發展,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
張必武對著黃起以及一萬將士說:“大家還願不願意和我一起前去燕京啊?”張必武這麼問的原因就是他們隨李定國征戰已久,怕他們太過於勞累了,而且是想家了,那就把他們給留下吧!
他們是這樣回答張必武的:“主公,我們不累!我們願意再隨主公立功!”
黃起也是行禮:“主公啊,就讓我們繼續出征吧!在隨李定國的時候,我們立下大功都因為主將是李定國,而且要顧及到團結這一點,所以大家都不能很好地大殺一場呢,把功勞讓給了李定國部將士!為此,將士們都是憋足了一肚子的氣啊!恨不得全部發洩出來!如今請主公讓我們也跟著一起出戰吧!讓我們好好地大殺一陣,洩洩怨氣!”
張必武太高興了,既然他們都願意出戰了,又豈有不同意的道理?怎麼說,這一萬人都是他精銳中的精銳啊!
張必武是一點頭,他就帶著四萬人向著燕京進發,張必武當然是不會向著居庸關前進的,可不同李自成時啊,明軍是一路投降,要是他出兵居庸關會受制於堅關之下。
所以張必武想的是先由太原出發以兵向井陘出發,真定府就首當其衝了!井陘是一個古戰場,韓信在此背水一戰,從而是戰勝了數倍於己的趙軍,最終滅亡了趙國。
張必武首先要面對的是滿清在山西最後的據點,扼守於娘子關的清軍。這一支清軍是由多羅衍禧郡王羅洛宏所統率的。
娘子關同井陘關隔山相對,同為軍事重地,扼太行山井陘口,為山西和河北之間為數不多的通道之一,不論是要保障山西,還是要保障河北的安全,娘子關都起著重要作用。
張必武一直都想把娘子關置於自己的勢力範圍內,以以防止清軍對於山西的威脅。
羅洛宏是嶽託的次子,張必武想到的是要引誘他出來,故他多次地派兵以辱罵,就說以前在濟南城是怎麼樣地擊殺嶽託的,說得嶽託死得有多慘就有多慘。
羅洛宏在城頭上自是十分地生氣呢!他緊攥成拳,只要一想起父親的慘死,他就難以忍受!不能報父仇還何談立於天地之間呢?
故羅洛宏一次次地想要下城來去應戰,可是城上的圖賴作為老臣,他一再地力勸羅洛宏不要出兵,多爾袞曾經對羅洛宏下了死命令,只要能堅守兩個月,娘子關就算是丟了,羅洛宏等也是立下了大功,不予追究呢!
多爾袞生怕羅洛宏年輕不能聽從指揮,便規定了要出戰,要沒有圖賴的同意,羅洛宏是沒出戰的權力。
羅洛宏想戰不能戰,他只能是忍,他不忍也得忍。此時,確有訊息,多爾袞一直提防著張必武乘李定國在南方得志的時候起兵。
畢竟尼堪被殺,滿清大大地震動了!他們一聞李定國的名字就是雙股戰慄,這個李定國可真是太牛了!南有李定國,北有張必武,似此情況下,滿清又該憑什麼去統一天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