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部分(2 / 4)

小說:明末烽火 作者:冬戀

清軍有如天降啊!廣州的李成棟吃糞的不成?他一沒有阻止,二更沒有急報!不是不急報,而是李成棟的人不夠清軍快!

如今要想守城已來不及了,這位落難皇帝只好是倉惶地逃出了桂林城。永曆帝下詔李成棟、何騰蛟、大順軍等迅速地前來相援救駕。

永曆帝逃啊逃的,先是經橫州到南寧,然後他聽到了湖廣的何騰蛟大軍已然南下了。

永曆帝為此,才敢安心地在南寧待著,同時讓人馬在橫州、賓陽等地佈防,以求保障南寧的安全。

為此,永曆帝又抽調了不少的人馬,卻不知道清軍突襲,認為能擒拿永曆帝最好,不能的話,就是要消滅湖廣南下的明軍,那也是好事一樁。

這不,湖廣之軍直插向了柳州、桂林一帶,就是想要解圍,自然是遭受到了清軍的打擊,損失慘重,只好是北返。

幸好何騰蛟挺聰明的,他就是怕會受到清軍的伏擊,他沒有派出大量的兵力,派出的還是小部分兵力,哪怕是敗,也沒有傷到明軍的筋骨。只是明軍的軍力並不強,要想抵抗信清軍,然後收復失地那可就不行了。

永曆帝一聽說南下桂林和柳州的明軍戰敗了,他害怕了,因為知道大順軍已北上在太原支援張必武作戰,遠水救不了近火。而火燒眉毛了,他又怎麼能不怕呢?

於是永曆帝不敢再在南寧呆下去了,他是逃往了百色,似這樣的話,他自認為安全了。

孫可望、李定國等大西軍殘部原先在蜀地是風生水起的,可是因為張必武等不攻襄陽,反而移師北上,蜀地的清軍驟然間增大了,增多了。

似此,孫可望和李定國的壓力就備增了。他們在與清軍的作戰之中,是節節敗退的,地盤越縮越小。

偏偏孫可望還不能與李定國團結一致,相反還在背後不斷地捅李定國的刀子,致使李定國更是痛苦子。

李定國不想彼此之間自相殘殺,他聽聞了永曆帝遭受到了清軍的攻擊,他便從雲南揮師直入廣西來護駕。

永曆帝得此生力軍自是非常高興的,他也安心了。

這時的廣州已成了一座孤城,李成棟要想再住可就難了!李成棟這人,並不會真的是要保護廣州人。他只有先想到自己,保住自己的姓命才是最為重要的。

李成棟做好了準備撤退的情況,卻將整個廣州城面臨著巨大的危機……

張必武聽說到了清軍突襲永曆皇帝,明軍不堪一擊,迅速地敗退,永曆先是從橫州到南寧,隨後又逃到了百色。一點也不敢與明軍作戰,更沒想到要收復失地,真是讓人失望啊!

看得出,滿清的打算是哪怕放棄山西和陝西,也可將廣東和廣西攻下,把永曆**逼入絕地。

東進燕京?難啊!燕京城早就佈置好了一切的防務措施,多爾袞本人都在燕京坐鎮了,可以說,他不怕你來攻,就怕你不攻。

現在能做的就是多擴張地盤,多攻拔一地算一地。張必武能做的就是分兵以攻取山西各地,從而讓太原城變成一座孤島。

張必武總在想著,該有什麼法子才好過現在的危局呢?雖說永曆皇帝的聖旨來,想要讓張必武退出,以南下。

簡直是開玩笑!在太原再馳援到廣西的話,張必武與大順軍都會成一支疲老之師了,那時再與清軍作戰,可就難了,會有被消滅的可能!(未完待續。)

第二十一章 猛攻太原

張必武自然是不會同意的,他就算是背上了逆臣之名,讓永曆君臣再怎麼罵,怎麼討伐也沒有法子了!

他唯有一頭走到底,先佔據山西,讓自己擁有山西和河南二省之地,多少是能牽制著滿清。張必武有一點真想不通,按說清軍應該是保有山西而不是奪取兩廣之地啊!對此,清軍又能有什麼好處呢?多爾袞的用意何在啊?

在這時,張必武將面臨一場危機,因為那些見到大同姜瓖起事而跟著一同起事的投機分子全都露出了他們的本來面目,

曾經是斥侯,現在是張必武親兵的練同知曉了這一件事,投機分子要舉行叛亂了,他們準備對張必武不利。

練同在猶豫著,因為他想要是這些人能成功的話,對於張必武是一個沉重的打擊,說不定就能報仇呢!可是如此一來,整個抗清局勢就會大變,滿清入主中原就將變成現實了!告訴張必武嗎?

可是自己家人的死與張必武有關,你讓練同又如何說得出口啊?這不是在幫張必武嗎?

真讓對方準備好了,那可就慘了!練同看著張必武,張必武還一心想著如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