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必武轉過身背對著周府,他伸出食指不斷地擺動著,示意作別。此時,張必武的眼中有淚流出了,與坤興公主的一幕幕出現在眼前。
不過他的目光卻流露出堅定的神色,他沒有後悔他所做的一切!坤興公主啊,所有的罪和過都由我來背吧!就讓真相永遠掩埋,讓不明真相的人來怪罪我吧!與其讓一個極好面子的弱女子受罪,還是讓我來吧!畢竟我能承受得住!(未完待續。)
第一百三章 崇禎倒苦水
坤興公主之事已了,張必武最後是遠望煤山,接下來他就要趕到煤山去見崇禎和王承恩最後一面了。盧象升應該已在煤山了,畢竟張必武和盧象升接頭時,張必武就和盧象升說好了,大家在煤山見面。
閒話少提,盧象升已在煤山等候了,見到張必武便與張必武一同上煤山。在他們之前,崇禎早已上了煤山。
煤山是明朝時燕京城最高的地方。它是金世祖完顏雍在中都城東北部營建太寧宮,曾把一部分泥土堆積於此,形成一座土丘。元代又將景山圍入皇城,成為皇宮的一部分。
明代,燕京修建皇宮時,曾在這裡堆過煤,所以稱“煤山”。在擴建燕京城時,還把拆下來的城牆等建築物垃圾全都運來堆在煤山,又把煤山給堆高了。
由於它的位置正好在全城的中軸線上,又是皇宮北邊的一道屏障,所以風水術士稱它為“鎮山”。明清時園內種了許多果樹,養過鹿、鶴等動物,因而山下曾叫百果園,山上曾叫“萬歲山”。
現在崇禎就在正對著壽皇殿的一個小亭子不遠處的一棵樹下休息著。這是一棵歪了脖子的槐樹,要是以前的話絕對不會讓皇帝在槐樹下坐的。因為槐樹就是鬼樹,很容易藏鬼,就怕會衝撞了聖駕,帶來不祥。
崇禎只要一站起來伸手,他能夠得到樹丫的,因為這棵樹的年齡才是幾十年,據說是萬曆末年植下的一棵樹。
而那個小亭子因為李自成的大炮打進皇宮恰好落到亭子,把亭子給炸燬了。而這個小亭子是以前崇禎和后妃們踏青是用來休息的,並不是很大,也沒有正式的名字,因為亭子的北面是壽皇殿,故人們又將其稱為壽皇亭。
只是這亭子實在太小,太不起眼了,宮外的人並不知道,宮內的人知道的也很少呢!故人們都以為明代沒有壽皇亭,卻不知所說的壽皇亭是指煤山上對著壽皇殿的一個小亭子。
“物是人非啊!”崇禎看著毀壞的亭子,他不由苦笑一聲,直到今晚他才知道,原來下令開炮打靠近燕京城的李自成,城上的人害怕一旦對義軍造成傷害的話,當燕京城破之時,他們會遭受到報復,人們對開炮的命令是很牴觸的,可卻又不得不服從命令,怎麼辦呢?
於是,人們在命令的逼迫下,他們的對策是打出空炮,根本就不能傷害到義軍。而義軍倒也是明白城上人們的苦心,他們也是放了空炮,這一下守城的和攻城的都達成了共識,只是彼此心照不宣。
被毀的壽皇亭卻是剛開始時義軍為威懾,打出的實炮所擊中而毀掉的。
崇禎聽到王承恩說後,他在痛苦地搖頭,頹廢地坐著。
崇禎剛才還想著張必武把他的兒子給救出去,可是想想自己這麼對待張必武,屢次要害他,他又怎麼會對你忠心呢?又會力保幼主復國呢?這是愚蠢至極的想法!而且真把太子和二王託付給張必武,以後張必武的實力強了,他就會成為董卓或者是王莽,要不就是曹**和宋太祖!說不定還會害得兒子丟了姓命呢!
與其如此,不如直接就讓張必武不以臣下的身份去服侍自己的兒子,讓張必武可以施捨的方式或者是強者保護弱者的方式來對待自己的兒子!太子和二王就能活下去!
崇禎想到了這一點,他知道必須這麼做!他可以一死殉國,可是他的兒子不必和他一樣得一死殉國。崇禎確實是一個合格的父親。
此時,急促的腳步聲是越來越急了,是盧象升和張必武來了。
崇禎見到了盧象升,不由是大吃了一驚!盧象升沒有死!以前就有傳聞盧象升沒有死,還是張必武給救下的,崇禎還不信呢!可現在親眼所見,你不信也得信呢!
“皇上!”盧象升是飽含著熱淚地跪下向崇禎行禮了。
崇禎看著盧象升一時不知該怎麼說好了,盧象升也是見到一頭白髮的崇禎,他先是驚訝,崇禎正值壯年啊,怎麼就一頭華髮?盧象升的心裡非常地難受,這哪像才三十四歲的人啊?簡直就是一個老頭子了嘛!
崇禎笑了,說:“建鬥啊,你還活著,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