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輕鳶憑欄靠在廊下,掰著指頭數著日子。
這四天裡,陸離一次都沒有來過,只派小路子過來傳過幾次話,說是外面的局勢並不壞,讓她放心。
蘇輕鳶知道“並不壞”的含義。
如今,宮城內外幾乎都已被“芳華宮”的傳言塞滿,各種版本的故事流傳在市井小民的口耳之間、也流傳在各家書肆茶樓的小報和書冊之中。
流傳最廣、可信度最高的,一共有兩種版本:第一種是當今皇帝好色如命、見色起意,逼奸了自己的嫡母蘇太后,致使後者懷上了他的孽種;第二種是當朝太后年輕放誕、不甘寂寞,勾搭上了某個色膽包天的狂徒,早已珠胎暗結。
這兩種版本之所以流傳甚廣,大約是由於傳言太過細緻真實,連當事人在何處成事、何人幫閒、如何動作、如何言語、身穿什麼衣裳都傳得細緻入微,故事講出來絲絲入扣,引人入勝。
這樣的局面,確實“並不壞”。兩邊各執一詞,短時間內極難說服對方,陸離在朝堂上的處境也就不至於十分艱難。
蘇輕鳶自我安慰地想著:這也算是她誤打誤撞拆破了父親的毒計吧?
雖然——這種拆破的方式更像是把一場洪水變成了澇災,避免了一霎滅頂,卻不得不忍受遍野汪洋無處安身的煎熬。
如今,流言的版本雖然千差萬別,有一個細節卻是出奇的一致:太后失貞,已有身孕。
要求處死太后的摺子又開始一批一批地送進了養居殿。朝臣們的意見幾乎是一致的:太后無德,已經帶累了皇帝的名聲,唯有立即誅殺,方能抹去皇室之羞。
朝野上下,只有以上將軍蘇翊為首的幾個武將持反對意見。他們的動作是:集體上表要求皇帝與太后公開對質,在群臣面前坦白真相,給天下人一個交代。
陸離把所有的摺子都壓了下去,對此事不聞不問,裝聾作啞。
朝野上下、天下臣民,千千萬萬道目光都盯在了同一個地方——芳華宮。更確切地說,是盯住了芳華宮那位女主人的肚子。
只要太后有孕是真,那些傳言之中就必有一種是正確的。
於是,這位頗受爭議的太后娘娘,也就必然會以一種極不體面的方式,以死謝罪。
蘇輕鳶自然也知道這一點。
而且她還知道,“謠言”這種東西,從來都是越抹越黑的。攻破謠言最有效的方式從來只有一種,那就是交給時間,讓它不攻自破。
可是在她這件事上,時間不會讓“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