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關係到威信的問題。而他的狀子,就是因為直接把案子跟乾隆本人以及清廷幾個極為重要的部門聯絡了起來,再加上他本身確實是十分明顯的冤枉,所以,為了不讓老百姓說皇帝不公,說官場黑暗,乾隆才會輕拿輕放,他也才得到了一個較好的結果。
可梁進文那夥人呢?告的只是一個縣令,而且還是聚眾鬧事!聚眾鬧事,以民告官!梁進文這些人不知道他們正好打中了清王朝歷代皇帝的軟肋。要知道,清廷的皇帝們雖然百般訴說自己是稟承天意佔據中原,是中華正統,甚至康熙與乾隆兩人還不惜去拜祭明太祖朱元璋,並於祭祀之時自稱“臣下”,說什麼替老朱家統治中原……不就是怕中原百姓反對自己,想給自己找個正統的名頭?可是,他們還是心虛,生怕中原百姓凝聚起來,將人數僅有百萬的滿人轟出山海關。所以,對於聚眾鬧事,從來都是嚴懲不貸!而且,以下犯上啊!剛剛有了他何某人這一出,就接著再來了一次,不嚴懲的話,傳揚開來,那還不鬧翻了天?這大清朝的吏治如何,乾隆可不是瞎子,實際情況如何,他知道的一清二楚。只是為了給自己的臉上貼金,為了維持“太平盛世”的名頭,他不願意承認,也不能承認罷了。所以,梁進文這批人,必須嚴懲,讓其從此以後再也不能鬧事!於是,就只有一個殺!
……
“山東的案子結了沒有?”
如果那梁進文只是自己一個人去告狀的話,雖然那個侍郎會授理案子的可能性很低,但至少,他不會掉腦袋,說不定,除了損失點兒錢財,啥事兒都不會有。可惜啊,他是帶了一大幫子人去!結果害人又害己!……為梁進文感到可惜,又為自己感到慶幸,何貴吃了一口菜,沒再在這方面細想,又朝鄭三七問起了另外一件案子。說起來,這乾隆四十二年的事情還真是不少,過完年還沒幾個月呢,就已經接連出了好幾件大案。除了何貴自己鬧出來的那一件,以及梁進文等聚眾控官這兩件“以民告官”的案子之外,還有一件惹了許多人注意。那就是山東巡撫國泰貪賄案!
其實那個國泰貪的錢只有幾萬兩,放到督撫任上,實在是算不上多。可是,這傢伙倒黴,正撞到槍口上。乾隆這段時間心情不太好,正打算找些倒黴蛋兒出來,殺殺那些貪官汙吏的氣焰,讓人重新看看皇帝老子的厲害。再加上右都御使劉墉上任伊始,也正要燒上幾把帶勁兒的大火立立威,所以,兩相交集之下,國泰平時又太過囂張,就被逮住了。
“還沒結呢。聽說,這一回連於老中堂恐怕也要麻煩……”鄭三七拈了一塊豬頭肉,邊嚼邊吱唔道。
“於老中堂?于敏中?……怎麼連他也牽聯上了?”何貴奇道。于敏中可是乾隆朝目前資格最老的軍機大臣,連阿桂這種能臣也要排在其後,屬於朝臣的領袖級人物,據說很潔身自好的,怎麼也會被這一件貪賄案牽聯上?難道,這老傢伙也不是什麼好東西,明裡是人,暗裡是鬼?
“沒事兒誰敢招惹於老中堂啊?皇上先前不是向山東布政使於易簡問過國泰的案子麼?那於易簡只知道說國泰的好話,結果,現在有人說他說的都是假的,還說他跟國泰是一黨,狼狽為奸……於老中堂是於易簡的親哥哥,這事兒當然逃不了干係!”鄭三七隨口答道,別看他們這些人只是些小人物,可各人有各人的道,有時候訊息比某些朝中的大臣還要靈通。
“要避嫌?”何貴問道。
“不,外面傳聞,說是有可能要……罷相!”鄭三七小聲說道。
“罷相?不會吧?……于敏中走了,誰能接任?”何貴連忙問道。
“還能有誰?兵部尚書,福隆安福大人唄!現在,外面都這麼說!”鄭三七答道。
“福隆安?”那傢伙才多大?也就比和��竽敲醇杆臧桑空餉茨暱峋偷本��蟪跡�趺春檬露��嫉剿�搶細導胰チ耍亢喂笸蝗患漵械愣�騁桑��「�島愕睦掀攀遣皇欽嫻撓興角榱耍�
“哼,老子管你是不是有私情。反正這北京城的好戲是一出接著一出,又不幹老子的事。你們狗咬狗,一嘴毛!老子正好趁著清閒看好戲……”
何貴又暗暗想道。他對清廷的官員實際上已經沒有了任何的好感,才懶得管哪個死哪個活,哪個下去哪個上來,反正,他早晚要離開這裡,不如趁著現在的空當,多看幾場戲呢。由一國重臣出演的這些好戲,聽著看著就是不一樣啊。要不,北京城怎麼就有那麼多閒人,閒著無聊整天去茶館聊這些呢!
不過,何貴沒想到,他所謂的等著看戲,最後等到的,卻是他可以離開順天府大牢的訊息,換句話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