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說,本縣也放心了,這本縣出了如此俊傑之人才,當然是需要推介的。”
說到這裡之後,王鐸看了看教諭,意味深長的開口了。
“先生此次遭遇挫折,乃是特殊情況,此次縣試,縣學之學生,如此的俊傑,想必府尹大人定是要考慮的,說不定這也是先生轉機之時刻啊。”
教諭愣了一下,臉上的表情有些扭捏。
王鐸不再說什麼,得到朝廷重用提拔,乃是人之常情,能夠利用的機會,是一定要利用的,再說江寧縣出了這樣的俊傑之才,他這個知縣一樣是驕傲的,一樣能夠引起上面的重視,江寧縣是京畿縣,如此的文章,很快就能夠傳到京城去,想必皇上和朝著大臣看了,也會感覺到驚奇的,這對於他這個知縣來說,就是最好的機會。
翌日,王鐸帶著鄭勳睿的文章,前往應天府衙門而去,至於說其他閱卷的事情,交給教諭和訓導等人了,最終誰能夠透過縣試,還是他這個知縣拍板的。
此外就是另外一件事情,按照規矩,九月就是府試了,鄭勳睿本來是沒有資格的,應該是參加明年的府試,王鐸和教諭商議了,拿著這篇文章,直接找到府尹大人,讓鄭勳睿參加今年的府試,若是府試過關了,就可以參加明年的鄉試了,想想看,十六歲的少年,若是能夠透過鄉試,成為舉人,那將是江寧縣巨大的榮耀。
王鐸有著百分之百的信心,府尹大人看了這篇文章之後,肯定是允許鄭勳睿參加九月的府試的,畢竟出了人才,應天府尹臉上也有光的。
(點選、推薦、收藏,懇請讀者大大支援。)
第二十章心思
“如此文章,出自於一個十五歲的少年之筆下,若不是聽到王大人親口所說,本官是真的不敢相信啊。十五歲之少年,關心家國天下,強調國家之希望在少年,這等新穎的觀點、有力之論述,由不得人不服氣啊。”
應天府府尹劉宗周手持文章,震驚又感慨。
劉宗周,字起東,萬曆二十九年進士,被譽為明朝最後一位儒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