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出如此之多的事情,這是非常難得的,也表明張溥的確有著不凡的組織能力和學識。
這樣一個睿智的年輕人,按說是鄭勳睿應該要團結的物件,至少今後發展的過程之中,能夠得到很大的幫助,可今日真正接觸了,鄭勳睿對張溥的印象很不好,他總是感覺到張溥的身上,存在著不服人的傲氣,存在對一切都傲視的態度,存在著俯視眾生的霸氣,這樣的人是不可能真正服從他人的,永遠都是想著做領袖的。
也難怪張溥和張採共同創辦了應社之後,會單獨創辦復社。
這樣的人,想著籠絡,基本是沒有多大希望的,就算是勉強拉攏了,將來也會成為致命的對手,導致內部出現分裂,因為張溥這種人是很自負的,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不會服輸,會為自身的理想奮鬥。
接下來張溥的話語,證實了鄭勳睿的猜想。
“清揚兄,朝廷如今盡數清理閹黨,皇上目光如炬,痛下決心一舉清除了閹黨之禍患,讓天下讀書人都舒心,在下是痛恨閹黨的,也曾經和閹黨生死鬥爭,為此專門組織了應社和復社,就是想著團結天下之有志之士,為朝廷鼓與呼,在下和清揚兄接觸雖說不多,可惺惺相惜,在下也仔細品味了清揚兄江寧縣縣試之文章,至今仍然激動不已,想不到清揚兄有著如此之遠見卓識,若是清揚兄願意,在下期盼和你一起來壯大復社,以文會友,議論朝政。”
周遭瞬間安靜下來。
復社的名氣很大,儘管成立的時間不長,可影響已經超過了應社,作為創始人的張溥,更是名聲顯赫,受到了方方面面的關注,無數的讀書人都主動加入了復社,這一次楊廷樞邀約鄭勳睿來到蘇州,依照張溥的聲望,本來是不需要出面的,完全可以等候鄭勳睿前去拜訪,令大家想不到的是,張溥不僅是出面了,還主動邀約鄭勳睿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