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代善,哪裡有心思去思考這些。
前來問安的穎郡王阿達禮發現代善的情緒不佳。
阿達禮是代善的孫子,其父親嶽託是薩哈璘的三子,曾經被敕封為貝勒。崇禎九年大清國成立的時候因病去世。
阿達禮的年紀不大,正是熱血沸騰的時候,作戰也算是勇猛,而且其與睿親王多爾袞的關係很好,這一點是代善最為反對的地方。
代善從自身的遭遇預見到了,睿親王多爾袞野心很大,恐怕難以善終,要說勇武頑強,多爾袞的確是不錯的。在親王之中可以排列到最前面,不過越是這樣,就越是要低調,看看鄭親王濟爾哈朗,深得皇太極的信任,可為人做事情非常的低調。
其實皇太極很謹慎的對待多爾袞,一方面利用了多爾袞的英勇,另外一方面沒有讓多爾袞在朝廷之中掌握多大的權力。多爾袞同父同母的弟弟多鐸被敕封為豫親王,哥哥阿濟格為武英郡王。三人聯合起來力量不一般,掌控了滿八旗之中的正白旗、鑲白旗以及鑲紅旗,這有著足夠造反的資本了。
也正是因為如此,皇太極對於過於親近多爾袞的滿人權貴,一樣是很戒備的。
阿達禮以及代善的另外一個兒子碩託,與多爾袞的關係都是非常好的。這一點皇太極肯定是知曉的,也是有所戒備的。
當然代善也有一定的私心,阿達禮、碩拓和多爾袞的關係不錯,他也同樣能夠從中獲取一定的好處,只不過這種私心。被隱藏的很深。
面對阿達禮的詢問,代善什麼都沒有說。
可惜一向精明的代善,忽略了一件最為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他在心情煩悶的時候,用滿語寫下的一些話語,這些話語牽涉到自身承擔的眾人,以及如何到遼東進行和談,不管怎麼說,作為大清國的第一親王,代善還是以大清國的利益為重的,自己的委屈暫時放到一邊。偏偏代善寫的這些話語,被阿達禮看見了。
阿達禮迅速離開代善的府邸,前去找他的二伯碩託。
碩託是代善的次子。
碩託的府邸距離代善的府邸不是很遠,被冊封為貝勒之後,碩託就從代善的府邸裡面搬出來,獨自居住了。
阿達禮和碩託之間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兩人作戰都是有些勇猛的,可性格方面都是躁動的,按照碩託的戰功,完全可以被冊封為郡王,可惜碩託時常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屢屢遭受皇太極的責罰。
兩人非常崇拜睿親王多爾袞,也都曾經跟隨多爾袞作戰,他們認為多爾袞是大清國最為勇猛之人,是大清國的柱石,故而兩人與多爾袞的關係也是非同一般。
碩託的府邸,書房。
阿達禮將自己在爺爺書房裡面看到的一些信函內容,告知了碩託。
阿達禮剛剛說完,碩託就爆發了,從開始的埋怨,到後來的罵人,差點連皇太極都罵了。
阿達禮沒有說什麼,看著碩託發洩,儘管從地位上面來說,阿達禮是郡王,碩託是貝勒,不過輩分上面,阿達禮是晚輩,而且兩人之間是親叔侄關係。
說起來阿達禮和碩託兩人,除開在戰場上面能夠奮勇廝殺,其餘方面實在沒有什麼能力,政治上面就更不用說了,皇太極每每召集滿人權貴議事的時候,兩人算是聾子的耳朵,就是擺設,不過兩人的性格都有些急躁,甚至是暴躁,稍微有什麼事情不如意,就和點燃的鞭炮差不多,這種性格也導致代善對兩人不是很感興趣。
阿達禮本來是想著告知碩託這件事情,順便也發洩一下內心的不滿,他和大部分滿人權貴的認識差不多,那就是遼東失敗的主要責任是阿巴泰,儘管阿巴泰已經為大清國捐軀,可是造成如此重大的失敗,責任還是要承擔的。
至於說大清國面臨的問題,阿達禮根本看不清楚,也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此時此時若是見到了皇太極,阿達禮一定會挺身而出,主動請纓前去遼東和鄭家軍廝殺,阿達禮認為唯有這樣做,才能夠真正護衛大清國的安全。
什麼糧草、士氣等等的問題,那不是阿達禮需要考慮的。
碩託和阿達禮的看法一樣。
正是因為兩人有著這樣的看法,對於代善準備代表大清國前往遼東去議和,就非常不理解了,這豈不是大清國向大明朝廷投降嗎,滿人權貴豈可做如此下作的事情,寧願死拼到最後,也決不能夠投降。
阿達禮比碩託還是要清醒一些,他知道這是皇太極做出的決定,爺爺代善都沒有反對,他這個郡王就不要多事了。
可惜碩託不是這樣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