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了所有的意思,戰場上下達命令,不需要過多的話語,說清楚意思就可以了。
聖旨就是這一句話,讓周延儒和楊廷樞都嚴肅起來,他們當然明白這句話的意思。
七月二十七日,鄭錦宏收到皇上的聖旨。
將聖旨遞給楊賀、王小二和馬祥麟等人看過之後,鄭錦宏神情嚴肅的開口了。
“斥候稟報,在塔山方向已經發現大量正在集結的八旗軍,看樣子阿巴泰是想著竭盡全力奪回錦州城池了,前軍真正的考驗就要到來了,我的分析,阿巴泰如今還不會想著全線撤離,他需要打敗我們前軍,如此才好給皇太極交賬,否則阿巴泰就算是率領大軍撤離了遼東,回去也沒有好日子過。”
“錦州城失陷,八旗軍被我們剿滅兩萬餘人,如此重大的過失,完全就是阿巴泰的責任,沒有其他的地方可以推卸,按照我的估計,此番進攻錦州城池的八旗軍,總人數可能高達五萬到六萬人左右。”
“駐紮在遼東的八旗軍一共十五萬人,錦州之戰損失最多就是三萬人,剩下的十二萬人,分別駐紮在寧遠到錦州一帶,楊大人的信函之中,已經告知了,駐紮在前屯和高臺堡的八旗軍,全部都撤離了,應該是撤離到寧遠去了。”
“寧遠城池之內駐紮有六萬的八旗軍,剩餘的還有六萬多的八旗軍,阿巴泰最多在寧遠外圍安排一萬的八旗軍,其餘的全部會進攻錦州城池,塔山、杏山、松山以及大興堡等城池和城堡,對於阿巴泰來說沒有絲毫的作用了,拿不回錦州城池,這些地方岌岌可危,根本就不可能守住。”
“此番的進攻會非常兇險,阿巴泰知道他的時間不多,寧遠城池不可能長時間阻擋鄭家軍的進攻,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攻克錦州城池,否則他麾下的大軍就會處於萬分危急之中,故而我的分析是,接下來的戰鬥,才是我們面臨的最大的挑戰,或者說是第一個真正的挑戰,我們必須要打敗八旗軍的進攻,不惜一切的代價。”
鄭錦宏其實是在下達命令,錦州城池不是很大,佔地也就是一千畝地左右,不過就是這座城池,曾經創造了輝煌,讓後金韃子陷於此地,無法前進一步,最終灰溜溜的撤離了。
今日的鄭家軍,要延續曾經的輝煌。
阿巴泰的確是拼命了。
他很清楚自身存在的重大失誤,除非他命令麾下的八旗軍收復錦州城池,否則不管如何都是難以挽回損失的,而且就算是率領大軍撤離遼東,回到廣寧甚至是瀋陽去,他也難辭其咎,最終會遭遇到嚴懲。
儘管皇太極的聖旨尚未到來,阿巴泰已經做出了決定,集中大軍攻打錦州城池,一定要想方設法的收復錦州城池。
阿巴泰詳細計算了時間,大明皇上鄭勳睿率領的鄭家軍,趕赴寧遠還需要四天到五天左右的時間,若是路上耽誤了,甚至更長的時間,八旗軍馬上展開對錦州城池的進攻,還是來得及的,而且駐守錦州城池的鄭家軍,得不到任何的支援。
就算是鄭勳睿率領的鄭家軍抵達了寧遠,也需要時間攻打城池,到了那個時候,錦州城池若是還沒有拿下,那麼阿巴泰就要率領所有的軍士,朝著廣寧方向撤離了。
阿巴泰內心還有一個真實的想法,那就是用一部分的汗八旗的軍士,圍住駐守錦州城池的鄭家軍,精銳的滿八旗和蒙八旗,到時候可以順利的撤離,後面的鄭家軍無法快速的追趕,錦州城內的鄭家軍出不來。
這是到了最後一步準備採取的措施。
當然阿巴泰不希望局面發展成為這個樣子,他還是希望能夠收復錦州城,將功折罪的,而且能夠收復錦州城,那麼戰局將在瞬間發生變化,說不定他還能夠率領八旗軍打敗前來進攻的大明皇帝。
不管怎麼說,阿巴泰有這樣的想法沒有什麼奇怪的。
阿巴泰身邊的譚泰,儘管身為滿八旗正黃旗的一等甲喇章京,因為在錦州之戰中的慘敗,沒有了說話的權力,索尼為人比較圓滑,如此關鍵的時刻不會開口說什麼,只是暗地裡將情報稟報給皇太極,洪承疇更是沒有什麼說話的權力,且已經被阿巴泰傷的不輕。
幾個汗八旗的旗主,就是按照阿巴泰的命令作戰,其餘事情與他們沒有關係。
皇太極恐怕不會想到,關鍵時刻阿巴泰居然會如此的孤注一擲,試想皇太極若是大膽一些,派遣武英郡王阿濟格前往寧遠,也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了。
皇太極的詔書抵達寧遠城池的時候,進攻錦州城池的戰鬥已經開始。
到了這個時候,阿巴泰是絕不會改變作戰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