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司禮監稍微不注意,就很有可能惹發軒然大波。
思來想去,王承恩決定支援楊嗣昌的意見。
王承恩開口的時候,眾人都沉默下來了。
“諸位說了這麼多,咱家都聽見了,咱家是支援楊大人的。”
王承恩一錘定音,這表示爭論不需要繼續持續下去了。
“湘王殿下在南方的所作所為,諸位都是清楚的,咱家覺得湘王殿下辜負了皇上的信任,辜負了朝廷的信任,其行為比流寇和後金韃子還要可惡,湘王一面拿著朝廷的俸祿,一面不斷的損毀皇上和朝廷的威信,其行為和造反沒有什麼區別了。”
“北方大亂,朝廷無暇堅固南方,可這不代表皇上不處理南方的事宜,咱家就不相信鄭勳睿能夠蠱惑南方所有的讀書人,畢竟這些讀書人是向著皇上和朝廷的,所以只要朝廷度過了眼前的難關,就可以開始動手治理南方了。”
“現如今楊大人力挽狂瀾,率領大軍征伐流寇,想著穩定北方的局勢,這其實就是為皇上爭取到時間,不過朝廷大軍征伐流寇,損失肯定是有的,還有可能很大,這樣的情況之下,楊大人建議讓流寇與鄭家軍之間廝殺,豈不是減輕了朝廷的負擔。”
“如此好的辦法,都不能夠被採納,豈不是太可惜了。”
“咱家也不說說楊大人之建議就是十全十美了,這裡面肯定也是有問題的,不過諸位要仔細想想,皇上如今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和麻煩是什麼,想到了這一點,諸位想必都會支援楊大人之建議的。”
“諸位都是皇上最為親近、最為信任之人,咱家可在這裡撂下話語了,若是有誰一心想著自身的那些小九九,咱家可不會客氣,司禮監的權勢是皇上給與的,就要為皇上分憂。”
。。。
乾清宮,楊嗣昌的奏摺、內閣以及都察院的彈劾奏摺全部都放在御案上面。
朱由檢的臉色有些青,眼圈也微微發黑,他的情緒非常的不好,南方諸多朝廷任命的巡撫,接二連三的來到京城,幾乎都是哭訴被鄭勳睿免去巡撫之職的,這讓朱由檢異常的憤怒,可惜他不管怎麼憤怒,也是鞭長莫及,人家鄭勳睿根本就不會聽他的。
養虎為患,當初朝廷對鄭勳睿就是譭譽參半,想想鄭勳睿剛剛進入朝廷的時候,不過是一個毛頭小夥子,十多年的時間過去,竟然成為朝廷最大的掘墓者。
朱由檢想不通,也不願意接受如此殘酷的事實。
朝中的彈劾奏摺,更是讓朱由檢憤怒,他很明白,楊嗣昌的建議是為他考慮的,楊嗣昌是真正忠心的,可朝中的那麼多大人,究竟是怎麼想的,是為了什麼,那只有天知道了。
朱由檢很想發脾氣,恨不得清空整個的朝廷,可惜他不能夠這麼做,也無法這麼做。
朱由檢的內心已經集聚了一個大的火藥桶,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點燃了,他深知這個時候不能夠引發憤怒,否則朝廷將無法繼續維持。
王承恩進入到乾清宮的時候,朱由檢沒有抬頭。
“王承恩,有什麼事情,是不是也準備彈劾楊愛卿啊。”
“皇上,奴婢領著司禮監諸位,支援楊大人之建議,楊大人為國為民,應該得到獎勵。。。”
王承恩的話語,讓朱由檢抬起頭來了。
他犀利的目光盯著王承恩,慢慢的,他的目光變得柔和起來了,從王承恩的眼裡,他感受到的是真誠,這就足夠了。
長長的吐了一口氣,朱由檢狠狠的開口了。
“朝中全部都是彈劾楊愛卿的奏摺,朕是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這樣。”
“皇上,奴婢斗膽,朝中諸位大人,想到的恐怕都是朝廷的顏面,沒有想著皇上的難處,楊大人身處前線,知道戰局之艱難,故而提出了此等睿智的建議,皇上大可不必在乎朝中諸位大人的想法,下旨給楊大人就是了。”
王承恩的這些話,引燃了朱由檢的怒火。
“王承恩,你為什麼為那些混蛋的大臣說話,他們不過是想著自身的利益,整日裡想到的就是爭權奪利,就是獲取錢財,根本沒有想著朝政,朕恨不得剝開他們的胸,看看他們的心究竟是黑的還是紅的,他們拿著朕的俸祿,想到的就是自己,他們是朕最大的敵人。。。”
朱由檢發怒的時候,王承恩低著頭承受,絲毫沒有覺得冤屈,皇上能夠在他的面前發洩怒火,就是對他最大的信任,皇上的這些話,在文武大臣的面前根本不能夠說,也就是和他這個最為信任的人說說。
王承恩突然覺得皇上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