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皇帝讓他們平身,他們也得老老實實的躬身候著,連大氣都不敢喘。而現在,皇帝並非高高在上,眾人見到皇帝也不過是長揖為禮,無需跪地叩拜。見禮之後便各自該幹什麼就幹什麼,絲毫不會因為皇帝在而受到多少拘束。這就是大唐風氣,這才是盛世大唐該有的氣度!
李世民看了看四周,一眼便看到了那個非常惹眼的櫃檯。李世民過去道:“這個櫃檯怎麼如此獨特?”
ps:唐朝時官員之間雖然存在等級但並不森嚴如壁。官員之間地位相差不大的互相見禮大多都是拱手,地位差別極大的,地位低的那個也不過是長揖為禮,尊卑區分不明顯。不僅官員之間,官員與皇帝之間日常見禮也是拱手、長揖,除了某些大典極少叩拜(犯了罪求饒的不算)。宰輔可以與皇帝坐而論政。到了宋朝,趙匡胤認為宰輔坐著容易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與皇帝平等的感覺,進而會在論政時堅持己見。因此皇帝心裡很不舒服。於是在某次看奏章時趙匡胤故意對宰相說眼huā看不清字,讓宰相上前來看看是什麼字。等宰相對趙匡胤說完回去後發現座位沒了。從那以後宰相在皇帝面前只能站著了。
二六零章 開業大吉(七)
二六零章開業大吉(七)
聽到李世民詢問,李潛解釋道:“這是為了防止意外。因為錢莊以錢為商品,一進一出皆是銀錢,且錢莊面向大眾,得開啟門做生意,如果不嚴加防範,若有樑上君子或市井無賴前來搗1uan可就麻煩了。所以,臣特意設計了這個櫃檯。這個櫃檯上面的檯面為木質,下面有半寸厚的鋼板,四角有鐵柱埋入地下,即便是用馬拉也無法拉動分毫。這個鐵柵欄更是堅固,兩人合力也拉不開。裡面的人也可以安心做事,不用因外面的事分心。即便外面有人來打劫,只要裡面的人拿著銀票和錢躲到櫃檯下面,外面的賊人便無可奈何。”
李世民聽了倍感好奇,他伸手敲了敲檯面,又晃了晃刷著銀漆的鐵柵欄,道:“這櫃檯果真有你說的那般安全?我得進去試試。”
李潛一聽連忙道:“您還是別去了。”
李世民頓住腳步,不悅地道:“怎麼,你剛才還是我是整個錢莊的主人呢,現在我要進去看看你卻推三阻四,這究竟是何道理?”
李潛看到李世民有些不悅,連忙解釋道:“雖然這櫃檯堅固,不過無論怎麼看都跟個牢籠一樣,您乃萬金之軀,到裡面去實在不吉利。況且,您是整個錢莊的主人,管的是大事要事。象出納、記賬這樣的瑣事自然有下面的人去辦,您又何必越廚代庖呢。”
房玄齡也道:“李郎中說的不錯,今日是錢莊開業的大吉大利之日,得討個好彩頭。這櫃檯的形制的確不怎麼討彩,您還是不去的好。”
李世民聽了點點頭道:“你們說的倒也有些道理。也罷,為了討個吉利,我就不進去了。走,到別處看看,你也跟我好好說說這錢莊還有什麼特異之處。”
李潛jiao代梁興財招呼其他人,然後他帶著李世民和一幫宰相在院子裡四下轉轉。一行人轉了一圈便來到了錢庫。錢庫的入口位於後院廂房。從外面看,根本看不出這間房子與其他房子有任何差別。推開門便看到房間正中的地上有一個巨大的dong口,正是錢庫的入口。四個彪形大漢手持兵刃站在dong開的四角。看到他們來到,四個大漢齊刷刷躬身行禮。其中一人對李潛道:“請出示印信或憑證。”
印信是官職的象徵,一般只有本人才能持有。憑證則是持有印信的人開給某些不具備資格進入此地的人特准進入此地的臨時通行證。
李潛從腰畔的魚袋中掏出一方寸許大的墨yù印章。這方印章是專門為錢莊特製的,上面刻著“大唐錢莊總督”和李潛手書的“濟世”二字。除了李潛這方印信,梁興財還有一方與李潛質地、尺寸完全一樣的印信,不過那方印信上刻著的字是“大唐錢莊總制”以及李潛手書的“利民”二字。
不過,想要進錢庫單有李潛的印信不成,還得有錢莊掌櫃賀彬之的印信。所以一直跟在隊伍後面的賀彬之也趕緊上前來掏出了印章。他的印章乃是銀製,尺寸比李潛的要xiao一些,印上也只刻了他的官職,看上去比李潛的印信寒酸多了。
待當值的大漢驗過了印信,李潛引領著眾人沿著臺階下去。臺階兩側每隔一段距離便點著一盞油燈用來照明,倒不虞看不清道路。臺階很長,眾人走了好一會才下了臺階來到地面上。
李世民站在最後一層臺階上抬頭看了看道:“這錢庫的地面距離上面的地面至少有五丈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