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部分(3 / 4)

小說:驛唐 作者:風雅頌

紫瀾才抬起頭怒道:“有這麼好的主意你為什麼不告訴我?你知不知道這對四海來說是可天大的機會。你心裡到底有沒有我?有沒有義父?有沒有大伯?他們對你那麼好,你卻把這賺錢的好機會拱手送給了朝廷!”

一連幾個大帽子砸下來,令李潛防不勝防,連忙解釋道:“夫人暫息雷霆之怒。為夫心裡當然有你也有師父和岳父了。不過,夫人你要明白這事若是由四海獨自來做,只怕你我會落個家破人亡的結局。四海商號也肯定會被那些有背景實力雄厚的商號給搞垮。”

麥紫瀾撇著嘴道:“等他們明白過來四海商號早就是實力最雄厚的了,要說搞垮也得是四海搞垮他們。”

李潛搖頭道:“夫人,即便四海商號能搞垮他們,朝廷會放任四海做大控制整個錢莊業嗎?”

麥紫瀾立刻愣住了。她很瞭解李世民的性格。李世民有雄才大略但掌控欲也極強。他若是不能掌控,肯定不會讓四海商號一家獨大,扶持競爭對手是一方面,搞不好要透過朝廷的力量將四海連根拔起。

李潛見狀繼續道:“錢莊業雖然好,但這個行業有個致命處,那就是容易發生擠兌。”李潛說的並非危言聳聽。他記得前世看到的資料說清末民國時期不知道有很多錢莊、銀行因為時局不穩,加上某些人的蓄意誤導發生擠兌風潮而破產。這也是他為什麼要將錢莊和驛傳掛鉤讓朝廷做主導的原因。眼下無論官宦富紳還是平頭百姓對朝廷都存在畏懼,只有讓朝廷來主導此事才能避免很多麻煩。

麥紫瀾還是有些不明白,道:“只要將錢送過去了還怕他們擠兌嗎?”

李潛搖頭道:“若是存戶的每一筆錢都要押送到指定的地方,費用大不安全不說也違背了開設錢莊的初衷。其實在我的計劃裡很多時候並不需要押送錢過去。比如存戶在長安存一萬貫說好到蘇州去取。因為蘇州也會收到存戶存的錢,若蘇州有一萬貫以上的銅錢,那麼根本不用再費力從長安押送錢過去。直接將蘇州的錢支付給存戶就可以。同樣道理,蘇州的存戶若到長安來取也不需要押送過來。這樣一來不就省了很多費用了嗎?”

麥紫瀾驚訝地道:“你沒打算將錢押送過去,那若錢不夠支付給存戶的呢?”

李潛道:“這就是為何要將錢莊開遍大唐的原因。據我估算所有分號只要有一定的鋪底資本就足夠應付日常的匯兌業務。較大數量的提現可在一道內進行調撥。若還不能應付則透過總號從臨近的道調撥押送過去。不過這種情況應該非常少,除非有人故意搗亂惡意提現。”

麥紫瀾聽了詫異地道:“若是這樣的話每個商號不是都有大批資金存著?這部分錢你不會讓他在庫裡發黴把?”

李潛笑道:“夫人不愧是經營過商號的優秀人才。一眼就看出了問題的關鍵。呵呵,那些錢若是在庫裡發黴豈不可惜了?為夫要讓錢生錢。”

麥紫瀾眼睛一亮,道:“放貸?”

李潛點點頭道:“沒錯。不過放貸是一方面,其實還有很多更好的做法。比如生產某種大家都離不開每天都需要吃的東西。這生意肯定能賺大錢。”

麥紫瀾皺眉思忖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鹽?還是糧食?”

李潛忍不住上前抱住麥紫瀾在她腮上重重親了一口,“娘子,你真是太聰明瞭。為夫說的正是鹽。”

大唐的食鹽專營與後世(比如明清)不同。朝廷只控制場鹽和井鹽的生產至於誰來買他們並不過問。這樣一來由於商人逐利的特性,鹽商們為了打進某個地區的市場肯定要互相競爭,所以食鹽的價格不算太離譜。不過這個不離譜只是老百姓購鹽的價格相對與鹽場和鹽礦的售價而言,由於鹽的產量有限加上運輸費用太高,整體來看鹽的價格並不便宜。李潛想要乾的不是買賣食鹽,而是開鹽場和鹽井來增加食鹽供應量,這樣鹽的價格就能降下來間接造福百姓。

朝廷不是不知道百姓吃鹽難,之所以沒有新開鹽場一是目前鹽的市場比較穩定,鹽短缺不是迫在眉睫需要解決的問題。二是開一處鹽場鹽井的投資不是個小數目。朝廷這些年的賦稅幾乎都用在了打仗上沒精力也沒資金幹這個。可有了錢莊就不同了。錢莊有朝廷一半的股份,用錢莊的錢來開鹽場無須擔心手續的問題。且鹽屬於大宗交易無論是購買還是銷售所需資金甚多,有了錢莊則方便了許多。

麥紫瀾媚眼如絲地望著李潛,道:“夫君,你真是太聰明瞭。”

李潛心神一蕩,伸手按住了麥紫瀾胸前的峰巒輕輕揉捏,在她耳邊低聲道:“為夫不僅聰明還特別勇猛。你要不要試試?”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