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在角落不敢有任何動作。不一會,帳篷裡傳來女子悽慘的叫聲和求救聲。
達善的手下聽到這聲音樂得哈哈大笑。有兩個惡漢似乎也被勾起了慾火卻無處發洩,於是走過去對那個坐在地上正痛苦呻吟的老牧民的小腹狠狠踢了兩腳。老牧民已年老體衰,如何受得住他們的踢打?他痛叫了兩聲在地上翻滾掙扎了片刻,便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了。
其他牧民看到兩名惡漢踢死了老牧民,更是噤若寒蟬,不敢出頭。過了一會,一頂破舊的小帳篷裡走出來一個睡眼惺忪似乎被剛才的動靜吵醒的小孩子。那小孩子大約有三歲左右,一邊走,一邊揉著眼睛哭喊,似乎在找他母親。小孩子走出帳篷,四下張望了片刻,看到不遠處在地上躺著的那人似乎是自己的爺爺。於是,他嘴裡叫著阿公,撒開小腿向那老牧民跑過去。這時一旁有位四十多歲的婦人,不忍心看著小孩子也慘遭屠殺,趕緊跑過去伸手抱起孩子躲到一邊,一邊低聲安慰孩子,一邊偷偷看了一眼那些惡漢,眼神裡全驚恐。
也許是因為打死了老牧民已經洩掉了心中的慾火,那些惡漢並未繼續再找小孩子的麻煩。而是若無其事的回去,繼續與其他人低聲閒聊。四周立刻靜下來,只有那女子帶著痛苦的呻吟在風中迴盪。
看到這一幕,李潛憤然道:“有道是兔子不吃窩邊草,達善怎麼能夠對自己的同胞幹出如此喪盡天良的勾當!”
那郎中嘆了一聲,道:“我們不過是這些貴人們的奴隸而已。肆意打罵、搶奪財物、霸佔女人、甚至直接打死,哪樣他們幹不上來?”
李潛問道:“你也算是官了,他們難道對你也這樣?”
那郎中道:“某這種小官在他們眼裡算個屁。”
“你若不回去,你家裡人會怎樣?”
那郎中神色黯然,道:“能怎樣,和他們差不多。”
李潛默然,轉頭望向李五郎。
李五郎見狀,道:“老弟,別操那麼多心了。他們可是我們的敵人。達善做的越過火,對我們越有利。剛才我還在想,若達善真走了,我們可怎麼辦?憑我們這些人可沒什麼勝算。現在好了,達善一時半會不會離開,我們斬殺他的機會就大許多。名王啊,那是多大的軍功啊。老哥我要親手斬了他,就能當中郎將了,甚至封侯也有可能。”
李潛笑笑,心裡卻暗自嘆氣。前世形成的道德準則讓他一時半會還無法接受李五郎的觀點。在他看來,任何恃強凌弱的行為都是可恥的,應該受到應有的懲罰。為了撫平心中的自責,李潛只能在心裡默唸,他們都是敵人,敵人狗咬狗對我們更有利。只是,李潛也知道,他這樣做不過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而已。可是不這樣做,他又能有什麼辦法?率兵衝過去?那絕對是自尋死路。
第三七章 突襲
李潛再無興致繼續觀察,低著頭盯著地面,努力剋制著自己心中的衝動和負疚感。
大約過了一炷香功夫,李五郎突然拍了拍李潛的肩膀。李潛詫異地望向他,卻見到他正伸手指著右後方。李潛轉頭一望,發現遠處出現了陣陣煙塵。望塵是一門學問,也是斥候的必修課。一名優秀的斥候除了能從旗幟上辨識出軍隊的歸屬和人馬數量來外,還能從當時的風力結合揚塵的寬度和高度判斷出有多少人馬,甚至能判斷出其中有多少是步卒有多少是騎兵。李潛沒那能耐,不過,他用腳趾頭想,也能知道來的肯定是馬三寶他們。
“快準備。”李五郎急不可耐的跑了回去,一邊跑一邊大聲喊,根本顧不得掩藏行跡。反正馬上就要發動攻擊,暴露就暴露吧。
李潛剛要追過去,忽然看到那郎中,停下來對他道:“你可以逃跑。只是你的兩條腿能跑的過四條腿嗎?(郎中搖頭),那能跑的過箭嗎?(郎中搖頭)你若是聰明就爬在這裡別動(郎中點點頭)。”
李潛快步跑回去上馬。其他人均已上馬準備完畢。
這時李五郎喝道:“全體聽令,近敵百步,才能發箭,接近敵人之後轉向射箭,他們人多不要直接衝鋒。我們的目的是阻止他們逃跑。衝!”說著策馬衝了出去。其他人立刻也跟著向前衝。李潛慢了一步,被大隊人馬夾在中間。
馬蹄聲和殺喊聲驚動了吐谷渾人,他們立刻回頭張望。等他們看清來的是唐軍時,立刻大亂。達善的手下顧不得許多,立刻衝到達善帳篷裡稟報。其他部分士卒急忙衝向戰馬,準備上馬迎敵。還有部分士卒和牧民立刻跑回帳篷裡取武器。那些取了弓箭計程車卒則抓緊尋找有利位置準備迎戰。牧民中的老弱婦孺則聚在一處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