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部分(2 / 4)

小說:葬宋 作者:鼕鼕

姜明知道日本現在實際的主政者是攝政王北條時宗。這個人現在還應該不到三十歲吧,一向狂妄自大,不可一世。

如果帶一個小孩說是大宋皇族,那麼這個年輕人肯定虛榮心膨脹起來。自以為是強者的身份,肯定要維護一番。

本來忽必烈已經幾次遣使要求日本納貢稱臣都被拒絕,為此還引起了一次徵日之戰,但是由於徵日將領認為形勢不利,更有很多人都高估了日軍數量,主張撤退。撤退當晚遭到了風暴,元軍損失兵力一萬三千餘人,其中絕大多數不是戰死,而是死於這場風暴。是以日本人說的神風。(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首發

第一第九十七章 坐以待敵斃

是不管怎麼說,元軍都是以撤出日本而告終,當然,時候遇見風暴,只是意外而已,所以奏到忽必烈面前肯定是大勝的結果。

以“入其國,敗之”的戰績掩飾了元軍因遭受暴風雨的襲擊而敗退的實情。而當時的忽必烈發動那場征戰的目的是想利用戰爭使日本臣服,而不是佔領日本,所以說只是用兵力威脅一下。要不為什麼他只派三萬人,而且沒有後續部隊呢?因為那個時候他的精力全都集中在滅宋之戰,根本沒有把日本放在眼裡。

當聽說勝利的訊息,也沒有放在心上,只是說了一聲“知道了”。邊拋到了腦後,三萬人的戰爭,什麼結果當時還真的沒有放在心上。

但是元軍撤退時遭暴風雨襲擊,日本朝野認為是神風天佑,全國範圍內展開了大模的祈神活動,當時不僅天皇在祈神,攝政王北條時宗也在祈神。

同時,為了防禦元軍再次入侵,鎌倉幕府執政北條時宗大力加強備戰:一是加強長門守護所的力量,任命胞弟北條宗賴為長門守護,防衛中國西部;二是增派北條實政去鎮西主持九州方面的備戰工作;三是費時五年,由藤原經資負責築起一條西起今津,東至箱崎的高六尺厚一丈長十餘公里的石壩。

當忽必烈這次風州經略使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去日本斥責其騷擾高麗,正好是藤原經資負責築石壩完工不久,日本上下都是興奮異常,北條時宗自信心爆滿。怎麼還會把元朝派來的使節放在眼裡呢?

再則,在姜明的刻意安排,先去的文壁及隨後趕到的鄭虎臣都很適當的帶去了大量的古董和珍寶。挑撥其的自大。最後又讓張子夏帶著一個教授好的小孩是宋朝幼帝,做可憐狀,請求庇佑。

北條時宗現不過才二十九歲,雖然有一班臣下做幕僚,但是終究還是年輕氣盛。於是就拍著胸口答應了下來,不但派兵隨鄭虎臣一起到高麗搗亂其的造船程序,而且還援在當地不滿高麗王典統治的義軍。

其實之所以幕僚和臣下們沒有對,也不全是出於好心,只是認為高麗在元朝的手裡自己終究是一種威脅,因為高麗距離日本太近了,如果只是高麗本國之人日本還不放在心上,但是現在高麗的實際掌控者是元朝,就不能不未雨綢繆了。

姜明就這樣想著,不過並有說出來只是說了在日本的幼帝根本不是趙顯,而十三少也沒有去日本,現在搖身一變了開封忽必烈所立的那個傀儡皇帝的丞相盧世榮的門客。所以現在有很多的訊息能夠及時的傳過來。

去日地只是張子夏而已。現在既然元朝徵日地事情已經提上議程。那麼再過一段就可以籌謀怎麼使雙方地矛盾更加大一些。那麼打地就會更加痛快。

其實很簡單。現在忽必最放心不下地就是怕福州方面他全力攻打日本地時候。進一步襲擊大都或者是其他要害地點。就這一點來說。戰略部署就要改變一下。要暫時做出一些姿態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先過完新年再說個新年在政事堂地商議之下。準備好好地慶祝一番軍雖然圍住了福州。但是沒有水軍地他們就像一隻瘸了腿地惡狗只能眼看著福州船來船往地運輸者物資。

雖然元軍地糧草給養也十分地充沛。但是看著自己費了好大地勁包圍地敵人天天還是大魚大肉地。心裡也不是一個滋味。而且對方天天至少還睡在屋子裡面。自己卻是隻能再帳篷裡面度日。有限地幾處房屋也被軍官們佔據。已經幾個月過去了。當時南方地天氣炎熱。還好說一些。除了靠近閩江而不能去江中納涼和蚊蟲蛇蟻較多之外。其他地都還可以忍受。

隨著春節地漸漸來臨。縱然是南方地天氣。也顯得有些涼地入骨。就連在夏季眼饞地閩江水。也失去了誘惑。就在這個情況之下。還要時不時地攻城吶喊。但是越來越提不起來興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