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部分(3 / 4)

小說:葬宋 作者:鼕鼕

排自己接替阿術,而不是下江南,雖然知道這是忽必烈有些忌憚自己在江南的威望,而不予使他再染指江南。但是自己問心無愧,卻是沒有什麼想法。

於是奏道:“微臣還有個建議,皇上看是否有些用處?”忽必烈擺擺手,示意他說出來。

伯顏走到地圖前指著雲南省道:“雲南行省梁王所部,現在是極為耗費我大元糧草的地方之一,現在四處用兵,更是無暇顧之,而現在安南陳朝等地,還不服皇命教化。皇上可命其繼續南下,往安南等處自籌糧餉。這樣一來可以減輕朝廷的負擔,二來可以讓將士們再立新功,那麼他們就沒有什麼怨言了。”

忽必烈點頭問道:“那西南八番該如何置呢?梁王用兵西南,但是後方卻是西南八番搗亂,長久之下,豈不自斷後路,讓將士沒有歸途嗎?”

伯顏微微一笑,看著忽必烈輕聲的說道:“皇上自有決斷,何必來考究臣下呢?那阿里海牙和史格不是已經前往平叛了嗎?對於雲南行省,皇上真的認為還要分封出去嗎?”

看到沒有瞞過伯顏,忽必烈笑了一下,繼續問還有什麼建議。伯顏繼續道:“陝西行省,是至關重要之阻礙海都東進的棋子,若是海都不能越過這道屏障而到達四川諸地的話,那麼光是被困在西涼州附近,要覆沒也是早晚的事情,既然皇上要臣下前往制之。那麼臣斗膽要安西王相之責。以便宜行事於西部。”

忽必烈準之。伯顏又復奏道:“遼陽行省,現在形同虛設,而諸王駁雜混居,不易管理,臣在嶺北行省作戰時,不斷抓到來自遼陽行省諸王的信使。其中以乃顏部居多,為久安計,還請皇上覆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佈於下,郡縣有請則為達於省。以此來增加朝廷集權。也算是給諸王敲一個警鐘。”

忽必烈這次卻是考慮了一下,才點頭稱是。遼陽行省也算是他們蒙古起家於根本的地方,真的是不好管理。需要慎重對待才是。

不知不覺,已經到了傍晚時分,伯顏跟在忽必烈的後面,出了大殿。月亮已經升起來了,遠處也偶爾閃過幾點星光。兩人沒有再近御書房,在那裡站立了一會。

很遠的地方,隱隱約約傳來爆竹的聲音,才想去來,該過年了吧,至元十六年就這麼匆匆的過去了。看著幽冷的月光升起的東方。忽必烈突然問道:“不知道丞相對於日本國是怎麼一個看法。有什麼好的建議沒有?”(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首發

第一第九十六章 徵日籌備

到忽必烈問及自己關於日本的看法,知道皇上又想叛變的張僖,還有就是一敗塗地的水軍。

不過忽必烈可是不知道關於潮陽水軍叛變的發起人是范文虎。而他的死只不過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由於太信任張,而讓其鑽了一個空子而已。

在忽必烈的眼裡,范文虎還是忠臣,所以,知道這個訊息之後,特別嘉獎了其的忠誠,還詔命其子范進繼承爵位,賞賜了不少財物。也算是全了范文虎當時要叛元降宋時還要顧及家人的夙願。但是不知道忽必烈要是知道真相後,會不會把鼻子氣歪。

對於水軍來說,伯顏的心裡也是十分的無奈,大元不缺乏能征善戰的勇士,但是對於水上作戰,似乎有一種天生的抗拒心理。所以大元水軍的構成,主要是由高麗水軍、原金國水軍和原宋朝水軍組成。

經過多年的教化,金國水軍已經完全融入了大元的軍隊序列。高麗怯於大元天威,不敢有任何的反抗,但是這兩部組成的水軍,戰鬥力卻遠遠比不上宋朝的水軍。所以在海一直教授水軍的都是宋人。

此次杭州灣全覆沒,宋軍戰船竟然在長江入海口的嘉定府盤桓了月餘。並用火器襲擊通州等地。不可謂不猖狂,但是大元對此也是無可奈何。

潮州水軍的叛逃。更加是大元帝國本來就處於劣勢的水軍增加了一個很大的傷口,回想起來。

開始張弘範援水軍,六百餘艘戰船消失在泉州一帶。而董文炳帶去的千餘戰船,傷亡過半不說,剩餘的也叛逃了。

忽必烈怎麼想自己都有一些冤頭的感覺吧,什麼時間成了宋朝餘孽的運輸隊長了,一次又一次的往本來水軍戰鬥力就比較強的敵對陣營裡面送著船隻。

但是這樣的想法在伯;的腦海裡稍顯即逝,又怎麼敢說出這麼大逆不道的言論來呢?思索了一下元的水軍態勢沒有明朗之前,還是要以女真和高麗為主。但是戰船的製造,高麗又是略高一籌。而自己回來後聽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