嘲的想一下。不過就他知道的歷史來說,但凡一個朝代的更替,大部分都暗暗隱藏有家族的影子,自己獨自一人來到宋朝即將滅亡的時代,如果單存依靠別的家族,或者沒有自己的勢力,很容易死的不明不白的。但是此時此刻他又不知道該依附於誰,只能靠自己積累家底了。而亂世自己最有這個機會。
赤紅軍這個序列是他的家底,因為侯強和陳龍他們和自己一樣,沒有什麼士族背景,甚至連一個正常的身份也無法獲得。可能他們投靠別的家族可以獲得自身的提高,但是他們希望的不僅僅是自己個人或者一個家庭的攀升。否則根本沒有必要這麼麻煩,只要侯強用心的幹下去就好了,在他不透露自己身份的情況下,不會有人低看他的出身的。
但是他並沒有選擇沉默,而是看準了機會後,選擇了依附姜明,因為他們在大變中看到了機會,一個不在乎他們賤民的身份,可以使他們疍民從此不再做賤民的機會。姜明對於這一點,看的還是比較透徹的,所以,對於侯強所統帥的赤紅軍,他想以疍民為主要基礎建立起來,然後雙方的利益相關,才能共同的扶持。
交代過後,侯強表示要和姜明一起去雞籠山一行,留下陳龍在澎湖島上觀察海峽兩岸的情況,目前來說,姜明推斷暫時沒有什麼戰事,因為附近從福州以南、潮州以東的元軍海上勢力基本被肅清,而麗江浦的水軍得不到戰船的補充,根本形不成戰鬥力。還有糧食也被自己截留下來,估計都張弘範頭痛一陣,就算是知道漳州和泉州的事情,一時半會也無暇顧及,保持著兩岸的通訊暢通,是陳龍目前的責任,就算是有元水軍來探,也只能讓他到澎湖島為止,不能再讓他往東去而發現臺灣。爭取以澎湖為中心點,在海峽西岸有漳州、泉州兩地和東岸的雞籠山、珠海兩地。形成一個X支架,像一把剪刀一樣,牢牢的把持臺灣海峽。那樣才是今後的發展之道。
首發
第一第二十六章 暴露
姜明和侯強兩人一起前去雞籠山的工兵營基地上看看建設的怎麼樣,還有火藥批次生產的程序,來回花了十多天的功夫。可是在這一段時間,文天祥卻陷入了苦戰。
還要從麗江浦水軍遇襲之後開始講起。張弘範收到了元帝忽必烈的斥責,並將翫忽職守的劉深斬首示威,使他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於是命令張弘正開始從惠州往前推進,很輕易的就佔領了無人值守的東莞,然後臨近廣州和李恆部會合,一直陳兵粵江東岸。
但是卻是不能西進了,因為再往西走,就是連綿數百里的水鄉澤國,廣州城以南、東莞北岸對面,沒有水軍的配合,純是靠步卒和騎兵的推進,簡直是不可能的。但是劉深被斬,接手水軍的哈喇歹又要熟悉軍務,所以暫時不能加以配合,勉強派出了一些小艇,但是隻能就近巡弋,不敢遠去。
其實,姜明依著自己知道的歷史,也犯了一個錯誤,就是張弘範、李恆他們現在並不知道崖山行朝的所在,只是茫然依據軍情猜測是在自己的包圍之內,但是並不知道準確的方位,所以這也是沒有動手的原因。
但是張世傑和文天祥的矛盾卻是幫助了元軍,由於張世傑想獨攬權柄,而文天祥卻是心高氣傲,一怒之下,向皇上和楊太后請旨,要求去為行朝鎮守前沿。楊太后雖然聽姜明說過不能輕言分兵,但是文天祥所要的他也做不到,只能安慰一番,給予放行。
文天祥這次走的時候說了一句:“此人無遠志,擁重兵厚資,惟務遠遁。”道盡了其臨走時的憤怒,初始的軍餉和給養之爭要是主因的話,那麼張世傑最後的行動也讓他感到無盡的失望。
自從姜明離開崖山去廣州行欽差之事,張世傑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他也發現了崖山附近所處位置的妙處。特別是對崖山開始重視起來。大肆建起行宮和軍營,投入的力度遠遠比文天祥和姜明在的時間要大。
其實姜明和文天祥開始在崖山附近經營的時候,一直是在和崖山隔海而望的新會、台山和斗門附近駐蹕。而崖山正是處在新會、台山和斗門的中央位置,四面環水,背臨大海。正是一個海中孤島。山之西有銀洲湖經此出海,而山嘴與對岸湯瓶山夾峙如門,故出海口稱崖門。崖門依山臨水,港內可藏舟,形勢險要。位於廣州灣入口處西邊的一個島嶼叫做崖山。由於粵江在河口部分分流而形成無數之三角洲,因此前方臨海,後方則為遮斷水路之大型海角。
姜明知道在自己的歷史中行朝最終還是會亡於崖山,所以一直沒有提倡駐蹕一個海島之上。是以開始就在斗門平沙村駐紮並建立行宮,誰知道他走之後,張世傑可能看中了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