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在龍巖還有一件事情要做,就是要仔細的斟酌一下,寫請罪奏摺了,看現在的形勢,是怎麼也完不成皇上交付的任務。還不如識時務一些,早些請罪,不推諉責任,說不定還能得到原諒。
他知道忽必烈可是一個不喜歡拖拖拉拉,沒有擔當的將領。自己主動認錯,雖說不至於免罪,至少可以獲得皇上的好感和同情。
當下,潮州也不回去了,只是命令范文虎和張弘正堅守待援,不得出戰。佈置好一切,就開始寫奏摺了。
且不說在漳州駐守地陳壁娘看見黃去疾領著元軍來襲,竟然沒有做任何抵抗就乘船到海上,讓其只能望洋興嘆。
此時的陳吊眼已經將大批地火藥包運到了南澳島附近,並順利的完成了交接。姜明和陳龍再也沒有客氣一點,而是立即將戰船佈置到位,明天就是二月二十八了。在二月地最後一天,一定要給元軍一個深刻的教訓。
初春時地東海,是最好的天氣。沒有颱風,沒有霜雪。
雖也也偶然飄過幾縷涼風,但很短暫,且風勢也不顯得凜冽,較之隆冬季節的時節要暖和多了。
天,藍天麗日,海天一色。大約五百餘艘戰船一路愜意!姜明和陳龍在航行的船樓上佇立,看泛金的碧浪,競飛的海鷗。不遠處,就是元軍駐守的海灣,還有清晰可鑑的潮陽城。
看到已經平靜了幾日的宋軍突然大軍壓境,斥候飛快的奔到崗哨的位置上,抓起準備好的牛角號,一邊吹著,一邊大叫著“敵襲!”
碼頭和沿岸之上亂做一團,伙伕們紛紛抱頭鼠竄。而正在吃飯計程車卒紛紛抓起身邊的武器奔向自己的崗位。
而宋軍戰船像是得到訊號似得。緩緩調轉船頭,用側舷對海灣口內的元軍戰船。戰艦上的元將猛然醒悟,急忙厲聲命令水手快快解纜繩,升帆準備再往後退一些。
猶如紳士一般從容扭轉船身,露出黑洞洞的炮口。隨著驚天動地一聲聲巨響,海面再次被煙霧所籠罩,靠港口外側的幾艘元軍戰船還沒來得及升帆逃跑就被打得千瘡百孔,海水打著漩渦從破碎的船舷處倒灌進來,驚惶失措計程車卒顧不上救火,隨便抱起一件木器跳入水中,拼命向岸邊游去。
沒等他們游出多遠,戰船便冒著濃煙沉入水底,巨大的漩渦如同一張永遠也填不滿的窟窿,把來不及逃生的人統統吞下,瞬間漩渦散盡,紅色的血,白色的泡沫咕咕冒上來,在陽光下映出詭異的顏色。
看到這種情況,意氣風發的陳龍大聲命令道:“向各船傳信,凡是浮在水面上的全給老子沉到水下去,凡是敢還擊的全給老子送到天上去!”
各船望臺上彩色的旗幟揮舞著,隨著彩旗的節奏,飛雷炮如同雨點般傾洩到港口中,碼頭上,還有沿岸元軍的據點當中。
“咚”,終於有元軍醒悟過來,回回炮有氣無力的向宋軍戰船開始投擲,但是飛出的巨石只是斜斜的飛了大約三百步,還是力竭的落入水中,濺起一片水花。
但隨即就招來了報復的飛雷炮,十分準確的落在四周,回回炮那笨重的支架隨著泥土飛上了天空,陽光下劃出一道漂亮的弧線,重重地砸在後方族擁一團的元軍士卒身上,然後就傳來絕望的慘叫聲。
無論是在那個陣營中都不乏有兇悍之士,眼見著避無可避,有幾十艘受傷的元軍戰船搖搖晃晃駛出港口,拼命向宋軍的戰船衝了過去,只有靠近才能還擊,元軍在船上架設的那寥寥幾具回回炮早就被宋軍的飛雷炮破壞掉。此時,只能靠原始的蠻力才能有一點點希望。對於自己的近身搏殺,還是相當有自信的。
陳龍哪會給對手留下反擊機會,前鋒戰船來回兜著圈子,側舷上的飛雷炮輪番發射,就算是在移動中準確性不高,但是火藥包落入水中所激起的巨大的水柱,也能把敵船衝得忽起忽落。
一艘元軍戰船沉了下去,絕望而又不甘心的的元軍士卒將士哭罵著消失在海水之中。第二艘沒堅持一會兒,隨後步了第一艘的後塵,第三艘……,第四艘………,斷桅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