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頭望了一下他們父子二人,接著看向河中。不知道從什麼時候,從下游突然衝出一直船隊,飛速的向自己這個方向馳來。竟是沒有把逆水行舟當成一回事,飛速的趕了過來,一個愣神,船隊整齊的在姜明他們坐的岸邊停下,整齊的分層排列在岸邊。船上的人手裡拿著各種武器,雄武有力的站在那裡,等待著下一步的命令。
第一第三十九章 前奏
第一次系統的指揮作戰,是顯得十分的幼稚可笑,什麼也沒有考慮,只是想著怎麼打仗——《姜明回憶錄》
******************************************************************************************
姜明當然不會像文天祥那樣選擇放棄,畢竟對於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他來說,是不是賤民真是一件十分荒唐的事情,有的人賣主求榮,有的人卻是報國無門。這個難道不是一件十分搞笑的事情嗎?
“好!有本事!”所以姜明不只使勁鼓掌,還高興地吼道:“果然都是壯士,是我大宋的壯士。”
這一聲吼,驚醒了在船上的鄉兵,他們領悟到自己的表現已經得到了欽差大人的認同,都興奮地喊著“謝欽差大人!”紛紛躍到水中搶游到岸上來,在姜明的四周團團的跪下。喊道:“願為大人效死!”
姜明十分高興,不管是不是什麼疍民。他已經喜歡上這些淳樸的鄉兵了。含笑向大家揮手,道:“大夥辛苦了!很感謝大夥對朝廷的一片忠心。有你們這隻奇兵,就不愁打不垮元軍。”
鄉兵們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官,受盡了歧視,被人極端的看不起所引發的自卑一掃而空。平時聽說縣太爺都嚇得不行。現在面前站著的這個比縣太爺不知要大多少的官兒,竟這麼平易近人。沒想到官越大還越和氣。他們越發覺姜明很合他們的心意,都激動地揮著拳頭喊:
“願為大人效死!趕走蒙古韃子!”
姜明曾幾何時經歷過這種場面。鄉兵們的抗元熱情,令他振奮。有了這等士氣,還愁不打勝仗!想到一大早定還都沒有吃飯,便輕輕對侯天賜說:“他們起來的都很早,讓大夥回去吃飯歇息吧!”
侯天賜站起來吩咐道:“弟兄們,欽差大人怕大夥辛苦,讓先回去吃飯歇息。暫時都回吧。吃過飯後隨時待命!”
目送著鄉兵們魚貫而行的回去,漸漸消失在元新寨中,這時一輪紅日剛剛升起,姜明和侯氏父子才邊吃邊談起來。
特別是知道像今天操練地人加起來有數千之多。姜明地嘴更是笑地合不攏了。當即拍板編制入欽差衛隊水師。侯強想提醒他根本沒有這個軍制。但是看著一臉興奮地姜明。也就沒有說什麼了。
當天。姜明還知道了今天操練地人都是元新寨地。大約五百左右人。除了元新寨外。另外還有上城寨和下城寨。裡面以水為生地疍民更是一個很大地數字。上次集結但是被文天祥拒絕以後。為了防止元軍地圍剿。大家互相都訂立了攻守同盟。現在基本上都受侯天賜地節制。為此。姜明有著重看了老先生一眼。沒有想到一把年紀地他。竟然有著這麼高地威望。
但是對於父子二人地出身。姜明卻是絲毫沒有提及。他知道。既然在疍民中有這麼高地威望。他們地出身肯定也是疍民。至於侯強怎麼會參軍甚至做到了知府一職。裡面有什麼曲折。他一點興趣也沒有。既然父子二人不說。那麼他也絕對不會問地。
“咱們赤石距離麗江浦有多遠呢?而那邊地地形和元軍地情況如何?”只是瞭解了一下情況。姜明馬上就進入了正題。
“不遠。陸路約六十餘里。就是往東走翻過兩個山頭就好了。若是走水路地話。從赤石河入海。沿海而至地話。也不過百餘里而已。但是……”侯天賜略感為難道:
“麗江浦在海豐縣西南。東有馬鬃山、牛尾山。西有百安山、莰頭山。兩岸相去約二里。離海豐三十里;港口闊六十餘里;船易進;但敵眾我寡。且元軍十分警覺。此時相襲。實屬不易也。”
聽到侯天賜這樣說,姜明也是頗感不易,但是事情勢在必行,想到這兒,眉頭有些深鎖起來。
不過侯天賜又道:“大人,其實我接到我兒的書信,就著人去聯絡被元軍強行掠走而替他們保養維護戰船的同鄉,但是現在還沒有訊息,大概晚上就回來了。容我明天再向大人稟報。”
“好!我等著你的訊息。”說著,食之無味的端起一碗粥來。下意識的喝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