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阿強心裡算了一下。道:“十五天左右。”
“那麼久啊?”姜明驚歎了一下。按照在後世的速度,坐火車估計也就幾個小時吧。
“那最少也要十天以上!”王阿強一聽姜明說慢。馬上急了。忙回答道:“最少也要十天以上,遠倒是不遠,但是要避開元兵,那個才是最麻煩的。”
“最多給你十天的時間!”姜明無奈的給王阿強施壓,“我可以給你一匹快馬。上次你師妹放在我這裡又幾塊蒲府的腰牌。要是遇見元軍,倒是可以利用一下。然後你給義軍說一聲,最後儘快的採取行動。這次事關我大宋匡扶大業,若是成功,那他就是中興之臣,萬望配合一下。”
王阿強應了一聲,馬上就要回房間準備,姜明又叫住他道:“就說這次是文大人和我共同的意思,代文大人向他問個好,一切以大局為重。”
王阿強一呆,馬上領會了姜明的意思,是擔心和陳吊眼等義軍沒有什麼交往,故抬出文天祥來。馬上回道:“我省的怎麼說了。”便不再多言,回房間準備連夜出發了。
姜明又回過頭來向柳七傷說:“走,咱們去找制置使大人商議一下。”
一直到深夜,回來時,王阿強已經出發多時了。
第一第三十一章 動員
有些人會失去手腳,會失去生命。但是你們的失去,將會換來你們身後家園的安寧。——姜明說
*****************************************************************************************
次日凌晨,王道夫早早的起來,和妻女告別之後,正要上校場整軍出發。卻迎頭遇見前來找他的凌震和姜明。心裡頓時激動了一下。
抱拳道:“二位大人這麼早來送下官,真是愧不敢當啊。”
誰知道凌震卻是首先發話了:“哈哈。王大人過謙了,此去為國效力。欽差大人為你餞行,而凌某卻不是送別,是專程趕來在王大人麾下效力的。”
王道夫不由得心裡生出疑惑,但馬上回道:“那真的是折殺本官了,道夫何德何能驅使制置使大人。大人說笑了。”邊說著。把目光轉向姜明一副詢問的模樣。
姜明也笑了。道:“王大人,不是說笑,昨日得知你巳時就要出兵,但是天色已晚,而可能大人會有很長的一段時間不能踏實入眠了。所以就沒有擾人清夢,我和制置使大人議定,我留守廣州,由制置使大人和你共同面對李恆,以減輕你的壓力。”
還沒有等王道夫在那裡說什麼,這邊凌震大聲道:“其實我與王大人上次在收復廣州之役中。我們在東圃和番禺茭塘配合的就是已經緊密無間了。此次再同王大人攜手,定能凱旋而歸的。”
聽到凌震這麼說,王道夫還能說什麼呢?但是有一樣東西不能不問,拱手行禮道:“那麼有勞制置使大人了,不過此次我去清遠,只是帶了本部的一萬新軍。恐怕……。”
話還沒有說完,姜明就截住話頭道:“王大人有所不知。昨日我和制置使大人商議了半天,覺得只是尚書大人以一萬人而對抗李恆,敵我懸殊過大。雖廣州兵力緊張,但是為了能更久的拖住李恆所部,制置使大人這次也帶了本部八千人,隨尚書大人前去清遠縣。在那裡你們再議定分兵之策,我是建議凌大人在佛岡和你遙相呼應,不過具體如何。還要兩位大人共同制定禦敵之策。”
凌震謙虛道:“屆時還望尚書大人不吝賜教才是。”
王道夫已經神不屬己地回道:“好說。好說。”一個勁地在揣測姜明和凌震地意思。其實作為廣州城防地主要官員。對於凌震麾下昨天地兵員排程是知道地。但是沒有想到是和自己一起前去清遠縣。一時有些措手不及。
姜明和凌震看著他地疑惑。也不解釋什麼。只是向笑著和王道夫一起往校場走去。雖是還未到時間。校場上已經慢慢地全都是人了。但是走到近前。姜明覺得有些不對勁。
王道夫地一萬人加上凌震地八千人。怎麼也不會只有這麼多人吧。在姜明心目中。一萬八千餘人。在廣州地演兵場應該是裝不下。至少也是人滿為患了。但是在校場上人雖多。但是姜明還是可以分辨出來。大概只是一兩千人而已。而且個個是衣甲鮮明。顯得是精神抖擻。
雖然姜明穿越回來近半年了。也參與過上次地廣州守護和收復之戰。但是對於宋朝地軍事編制還是一知半解地。也不是他不好學。只是沒有人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