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3 / 4)

小說:葬宋 作者:鼕鼕

在福州朝廷逃亡,形式一片大好之際。偏偏廣州城出了問題。塔出上陣,很容易的奪了回來,本來以為大局已定。除因為蒙古騎兵常年在北方,南方天氣回暖,耐不得高溫之外。忽必烈放心的將其調回來也是準備對付海都和昔裡吉叛軍,來個一掃天下。

就在這個時候,本來計劃好的事情卻有了意外,塔出的死,打亂了忽必烈的全盤計劃。這一切都要從頭想起了。

忽必烈看著遠遠的天空,這樣想著。

第一第三十六章 彷徨之後

忽必烈在想什麼呢?他在想那年和伯顏的對話。

大概是至元十三年吧,也就是這個時侯。雖然與江南比較起來,大都風冷且幹,但是從陽光看來確實已經是春天了。忽必烈還記得是閏三月二十六日。伯顏終於凱族回到大都。帶來了宋朝的小皇帝還有他的母親餘太后。

小皇帝和餘太后被傳喚至忽必烈的宮殿。殿內席宴大張,滅宋的諸將都一一獲得封賞。這個亡國的小皇帝被授予瀛國公的封號,並且規定必須在成年之後遁入佛門出家。

宣佈之後,忽必烈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走向迴廊。大都的夜晚更是寒冷。默默地走了幾步,忽必烈停下腳步。佇立在迴廊之中的,還有左丞相伯顏。

伯顏保持著三步之距離,跟隨在忽必烈的後面,那時間記得伯顏曾經說了一句話。

“能成天下宰相之大器者,北有耶律楚材,而南有文天祥。”

那時候忽必烈還以為是伯顏在南方久了,學會了那些漢人的搬弄戲言的惡習。心裡很不以為然。在他的心目中。有誰能代替耶律楚材呢?在他的心目中,耶律楚材去世以來已經三十餘年了。在他死後,天底下具有擔當丞相大任之才能者惟有三人:史天澤、安童、以及伯顏。

但是伯顏又說:

“足以媲美耶律楚材般之器度與才幹者,文天祥絕對是符合陛下聖意所欲之第一人選。”

那時,他就很好奇。這個叫做文天祥的南人究竟有何能耐,居然能得伯顏如此崇高的評價,但是伯顏將文天祥置身本營之時所展現出來之神情氣度等等,井然有序地一一說明之後,忽必烈對這個南人的狀元也有了一些興趣。但是那時讓他跑了。

難道就是這個文天祥伏殺了朕的大將?忽必烈突然想到。忙問宮官道:“奏報上刻有提及這次飛來峽之役是誰主持的?可有提起文天祥這個名字?”

宮官仔細思索了一番。回道:“陛下。有文天祥參與。但是細作打探得知。主持之人並不是他。是一個從未聽說過地人物。叫姜明。據說是新晉地偽宋國師。具體地訊息還沒有傳回來。”

“姜明?”忽必烈皺著眉頭問道。“事先沒有這人地一點訊息?”語氣中隱隱帶著不滿。

宮官心裡一緊。忙俯身道:“這姜明不是世家之人。在此役之前也未曾有過訊息。但是相信我們很快會有進一步地訊息。但是聽奏報上說。此人似乎和全真教有些瓜葛。”

“全真教?這些裝神弄鬼地道士還是不肯安分嗎?”忽必烈臉上現出怒意。“你去把這個訊息找人告訴李志常。問問他改怎麼辦?要給朕一個交代。至於怎麼交代。讓他自己想吧。”

停了一下。忽必烈又說道:“你去草召。告訴張弘範、董文柄他們幾個。朕把伯顏調回來。滅宋地功勞讓他們去領。總要給朕一個交代吧。”

“是!”宮官不敢答話。應聲之後就要退走。又被叫住。

“告訴張弘範,文天祥和這個姜明,朕要活的。”忽必烈有吩咐道。

看著宮官遠去的背影,忽必烈心裡暗道:“這樣的人豢養起來才有樂趣可言,倘若不是悍馬,那就一點意思都沒有了。”

*******************************************************************************

此刻的姜明也是做出了決定,既然是不能改變,那就不如接受這個結果,從和張翔泰、蒲壽庚這幾天的交談中,他突然想到了他所記憶中的廣州城有四次爭奪戰的,最後以凌震等人失敗而告終,而張鎮孫死於第三次的爭奪戰中。

按照這個推理,這次收復廣州後,應該還會有李恆等領兵來剿,最後廣州城破,凌震被迫逃亡崖山。廣州城還要再經受一次戰火的洗禮,這次,是守還是棄,才是姜明真真正正應該考慮的現實問題。

幾天來,他一直在瞭解全真教和蒲壽庚的一些詳細情況,結果很是令他吃驚的。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