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部分(2 / 4)

小說:葬宋 作者:鼕鼕

邊的情況嗎?”

“臣派去傳信之人還未回來,暫時不知。”

“那就等訊息回來再說吧。”楊太后最後決定到。

陳宜中和張世傑兩人散去。楊亮節轉身從內室走出,對楊太后道:“妹妹,真的要去碙州,那樣我們就完全受張世傑擺佈了。我看張世傑不讓我們去廣州,就是怕別人分權,這樣的熱衷名利,卻不顧國之大事,也是一個心胸狹隘之輩。”

“不要說了,張世傑雖然有些熱衷權勢,但是對大宋,對皇上卻是忠心耿耿的,我們先看看吧,無論如何也要看看這個姜明有什麼本事再說。”

“對了,姜明臨走時給你說的什麼,讓你給他那麼大的好處。”楊亮節小心翼翼的問道。

聽到自己的弟弟如此問,楊太后的眼睛也迷茫起來,慢慢的走到窗前,看著外邊的海鳥一陣陣的飛過,慢慢的說道:“其實也沒有說什麼,只是給了大家一個希望,我們能給他的只是一個名分,萬一他成功了,可能會帶給我們很多!”

楊亮節一時也迷糊了起來,看妹妹不想說,自己也不好問,兩邊都沉默起來,只聽見海浪在遠處不停的咆哮著,一聲扣著一聲,再不停息。

第一第二十七章 釣魚城

正當張世傑把希望寄存在和張鈺一起聯合抗元的時候。

四川制置副使、兼重慶知府的張珏,這些日子來,心潮特別的不平靜,就像嘉陵江裡被狂風掀起的浪濤。天氣漸漸的變暖了,可他的心卻熱不起來,總像是隨時會結成冰塊,隨時的沉入江底。

前年,他還不知道是德佑二年,還是景炎元年的時候。他派往臨安的信使,輾轉往復,整整花了大半年時間,總算從福州返回到合州(今合川縣),帶回了新的朝廷對他的嘉獎詔令。孤守在合州釣魚城裡的他,才知道臨安的淪陷、恭帝的投降、二王的南逃、楊太后的聽政,等等一系列事兒。

才知道皇上已經換了,已不是德佑二年,而是景炎元年了。使他百感交織,是悲是傷,是怒是氣。他也不知道,但是想到雖則臨安不存,畢竟福州又有了大宋的新朝廷,復興有望。年富力強的他,雄心勃勃地開始了中興宋室的構想。

去年,他派往福州的信使,又輾轉往復,花了很久時間,一個月之前,總算從泉州返回到重慶。孤守在重慶城裡的他,才知道福州又淪陷了、皇上和衛王逃到了海上、泉州的蒲壽庚降元,等等一系列事兒。這些事一度要使他絕望。曾經多少次在夢中被驚醒。醒來後滿頭大汗,問自己:“大宋,你的希望在那裡。”

信使回來的時候,重慶府已經被元軍牢牢的圍住,數萬元軍雲集佛圖關與鵝嶺一線,並首先佔據了這兩大制高點。以後幾乎是沒日沒夜的對重慶進行攻擊,在孤立無援、糧匱草乏,城池防極其守惡劣態勢下,張鈺不愧為“四川驍將”,將重慶城防守得固若金湯,在極端不利的防守條件下,居然固守半年之久,並屢創攻城元軍。直到現在,被大軍圍困的重慶孤城,已經用完最後的一絲力氣,岌岌可危了。

作為一個將領,在城池防守戰中,一旦被久困,一忌缺糧少水,無力自保。二忌孤守,沒有外援。此二忌,正是重慶城防守戰中的戰略與戰術之大忌。圍困經年的重慶孤城,早已糧盡草斷,重慶城中已滿是餓殍。在朝廷已經逃亡海上的情況下,根本就不可能有外援,算得上勢窮援絕了。

元軍正是抓住了重慶城的弱點,進行了久困。獨力難支的重慶保衛戰,戰局由此急轉直下。張珏也曾率軍出薰風門想突圍,但遭敗跡。突圍不成,想守,又無力可守,孤城危懸,朝不保夕。

白天,部將趙安等人便勸他請降,被張珏嚴詞拒絕了。但是他更知道,人心已經散,重慶城堅持不了多長時間了。面對著這杯苦酒,張鈺還是要喝下去的。

張鈺就坐在前廳之中。後堂傳出嚶嚶哭泣的聲音。是他的夫人還是有幼子在彷徨的哭泣。聽到這些,不忍心的皺了一下眉頭,再抬起頭看向正在注視著他的部將。看著一雙雙期待的眼神,不禁的苦笑起來。

這些部將大都隨他參與釣魚山上那座固若金湯的山城的守護。那個時候他剛剛被升為中軍都統使了,協助都統制兼知合州的王堅將軍守城。當時,釣魚城的守軍不多,正規的軍隊不過五千來人,加上招募的鄉兵,也不過萬來人。

而元軍卻軍力雄厚。單蒙古可汗蒙哥。就親自帶來四萬精兵。加上他地史天澤、張柔、董俊、嚴實等四員漢將所率地七萬多人。總兵力在十萬以上。在這種兵力對比相當懸殊地情況下。他和王堅。據城力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