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等縣的賦稅,不得不說麥仲肥送給了太宗皇帝一份滿意的答卷。
制錢已經是斛薛城的根本流通貨幣,只有其他偏遠部族仍然是用牛羊來交換,但麥大人專門設了兌換處,牛羊一律在兌換處兌換成等量銅錢後才可交易其他物品。而所收購的牛羊統一登記發放到斛薛城專業牧人手裡放牧,成品牛羊按登記數量定期無償供給食品廠、紡織廠、被服廠和皮革廠作為生產的主要原料,而發放牲畜所生產下的小牛、小羊就成為專業牧人的獎勵。
牛皮板被送到皮革廠製成大量斛薛城制式皮甲,供應兵部用來裝備南方的駐守部隊,羊皮板大部分都被製成了各種樣式新穎美觀而且柔軟地皮靴。麥大人給新成立的化工作坊隨手提供了幾種皮革鞣劑,和皮革染料配方,使得斛薛城的皮靴一時成了長安的名牌搶手貨,並遠銷波斯、大食。在周邊的有錢人眼裡穿上斛薛城的皮靴那是身份象徵,你要穿著其他皮靴,都不好意思出入各種高檔場所。
牛、羊毛被送到紡織廠和被服廠。顏色鮮豔花式繁多的各種地毯、掛毯被各個地方的商隊帶到了全國各地。被服廠已經不只生產羊毛被,還開發出了牛羊毛棉衣,棉褲。光是兵部就為苦寒地區守邊的將士訂購了五萬套牛羊毛棉衣,棉褲,估計沒個一年時間是完不成訂單了。
而且在遠離斛薛城的地方有個大院子,那裡終日煙霧滾滾,院子裡幾十口大鍋翻滾著黑黃色粘稠的液體,這個院子是膠廠。皮革廠的下角料和各種骨頭都被送到這裡熬成了皮膠、骨膠,再返回皮革廠和木器廠去粘皮靴和木頭。之所以遠離斛薛城是這裡散發的味道太讓人受不了—太臭了。
彩石廠生產的雕刻成各種飛禽走獸、樓臺亭閣、花鳥魚蟲的擺件、鎮紙和印章石廣泛受到高層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