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道卦象上是這麼說的,而且頡利可汗歸唐應該應在明年。”麥兜麥仲肥點頭。(歷史書都寫著呢,當然知道了。)
“那朕的長孫皇后是怎麼會事?太醫院說只是偶感風害,不日即愈。二天師怎麼說不能再拖?”
看到太宗皇帝大瞪雙眼看著自己麥兜麥仲肥暗中點頭,這才是皇上的心煩所在,如今長孫皇后還有七年好活,想來皇帝和皇后少年夫妻到如今,以有感應了,只是病情不顯,所以找不到頭緒。便道“小道卦像顯示皇后有疾病之兆,而且大是兇險。陛下可找良醫為娘娘診治”
太宗皇帝背轉身軀久久不語。良久後揮手道“你且先回山去吧,朕想休息休息了。”
“小道告退!”麥兜麥仲肥退出宮來
“小樣,不相信我,哼!不出一月既有捷報傳來,到時不由你不信。”麥二天師踱著四方步暗想心事。
“二天師好。”幾聲童音響起打斷了麥二天師的心事。面前站著四個小屁孩,最大的也只有十歲左右,一個個鬼精靈似的,身後還站了幾個內侍。麥二天師不用想就知道是幾個殿下了。急忙躬身施禮“幾位殿下好。”
其中那個大的驚奇的問“你認識我們?”另一個長的很俊秀的說“二天師是半仙,怎麼能算不出我們呢?”最小那個半躲在最大那個身後說“那二天師可能算出我們都是誰?”較胖的一個說“對啊,二先師就算算我們都是誰吧。”後面的內侍也都眼巴巴看著麥二天師,很八卦的樣子。
“呵呵,好吧,貧道就來算算吧,也算是和各位小殿下結個緣法。”
麥兜麥仲肥一掐指頭後指著那個最大的說“這是李承乾大殿下”(左腳有些陂)又一指那個俊秀的“這是李恪殿下”(長的最漂亮)又指有點胖的說“這是李泰殿下”(長大後更胖)最後一指那最小的說“這是李治殿下”(作者:李治貞觀628年生,為劇情需要提前四年,讀者沒意見吧)
幾個小屁孩拍手大笑,最小的李治說“二天師果然是神仙,一掐就算出來了。”身後那幾個內侍也是眼露敬佩目光,向麥二天師行注目禮。
麥兜麥仲肥心裡暗自苦笑“這幾個小魔星長大後都不是省油的燈,那李承乾和李泰更是幹出想要拭君殺父的勾當。”
這時身後響起個美妙的聲音“你們這幾個小淘氣又在這裡搗什麼亂呢?”
那李治撒腿向麥二天師身後跑去,嘴裡喊“娘,你怎麼來啦?”那幾個大的也都行禮說“母親安好。”
麥二天師急忙轉過身去,一個宮裝婦人站在身後,正衝自己微笑。麥二天師躬身行禮“小道參見娘娘。”
正是長孫皇后。歷史上是一個賢后,一個著名的賢后,卻也因為她的賢名太出眾,世人漸漸忘記了她是賢后的同時更是一個幸福的女人,是一個三千寵愛在一身的皇后!13歲嫁李世民為妻,李世民長年征戰在外,家裡全靠她一人操持。這一操持就是六年,直到李世民平定天下登基後將她冊封皇后。636年去世,時年36歲。她死後唐太宗做了兩件前所未有之事:
他在元宮外的棧道上修建了起舍,命宮人居住其中,如侍奉活人一般侍奉皇后——這種對已逝之人卻供養如生的例子極其少見,幾乎為太宗首創。可見在太宗心裡,長孫皇后永遠是活著的。
他又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昭陵,在那個以孝為先,“夫不祭妻”的時代裡,太宗如此張揚可見兩人感情之深。
長孫皇后點點頭說“二天師果然是少年有為啊,聽說你今年才十三歲,卻已經創造出了仙道文,開一代文學先河,你那詠月文我也看了,真是絕妙。更兼身懷**力,前途不可限量啊。”
麥兜麥仲肥面顯硃砂之色(羞的狠),心中暗道:蘇東坡大大,我也是沒辦法啊,好歹咱也是御口親封的二天師,你就原諒小弟吧,大不了你也穿過來,我把仙道文開山鼻祖之位讓給你就是。嘴上說“娘娘謬讚讓小道愧不敢當,今日得見娘娘天顏實是小道造化。”
長孫娘娘“撲哧”一笑說“你真是有趣,明明只有一十三歲,說話和朝堂上那些老夫子一樣,你這樣說話,我聽著都累。”
“也是啊,咱這身體是13歲啊,這也不能算是老黃瓜刷綠漆了。”麥兜麥仲肥想想自己也笑了說“我也覺的累,可您是娘娘啊,我可不敢壞了規矩被御史臺參上一本送到陛下那裡可就糟了。”
長孫娘娘笑著說“這樣說話多好,你和乾兒、恪兒、泰兒他們差不多大,可以常來宮裡走動,和他們多親近親近,有時間我也會帶他們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