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仲肥再次拱手道“瓶如能如此說,足以證明你深知仲肥用意。如此我就不再多言,先走一步,這裡就拜託老兄了
來濟與麥仲肥拱手道別,自去處理案頭的文書。麥仲肥出了東臺,上馬一路緩行,奔崇德坊的英國公府邸而去。
沿著帝都的中軸線 朱雀大街,一路緩行的麥仲肥,回想著自己來到唐朝後的經歷。從當初的旁觀者到被動地融入這個社會,再到想用自己帶來的知識和見識改造這個社會,一直到現如今自己已經成為了遊戲規則制定者之一,這幾年年來的酸、甜、苦、辣也只有自己心裡最清楚
這一切的一切匯總到現在行成了一種責任,一種自己無法推譚的責任。併為這種責任甘願嘔心瀝血,這難道就是人們常說的昇華嗎?看著周圍來來往往的人流和車馬,聽著各種不同地域口音的叫賣聲 麥仲肥的嘴邊不由得帶上了一絲微笑,既然自己已經成為了遊戲規則制定者,那就讓這個遊戲更有意思些吧。
南北貫通,筆直寬闊的朱雀大街把帝都長安一分兩半。朱雀大街最北端連線的就是大唐的心臟皇城,最南端直通帝都的正門,正陽門。
官員府邸大都在東城,商貿集散地大多在西城,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東貴西富的由來。官員們輕車簡從在唐朝十分普遍,反到是擺著儀仗招搖過市的十分罕見,這與當初李世民的親民思想濃重不無關係。這位太宗文皇帝在世時就經常帶著幾個內衛和親信在長安城裡到處溜達。
位於東城正中的明德坊、崇德坊、聖德坊等九個裡坊只是徒有其名,其實九坊之間的坊牆早就被拆除一空了。這裡居住的只有三十幾戶人家,卻佔著東城六分之一強的地面。只因這裡住著的都是開國的國公。
來到英國公府邸門前,還沒等麥仲肥下馬,李府的大管家五十多歲的徐數就帶著幾個家人迎了出來。
李府家人匆匆前來把麥仲肥攙扶下馬,其中一名家人將馬匹遷往後院馬廄。
管家徐巍這才笑著躬身行禮道“麥相您可來了,我家老爺在明堂等候多時了。快請、快請。
“剛處理完公務就趕著前來拜會英公,有勞許總拜 。麥仲肥笑呵呵地說道。
“麥相可是有時節沒登門了,席尚書早麥相一步,已經到了。”徐巍在前面一邊引路,一邊絮絮叨叨地說著話。府門前的衛兵衝倆人插手施禮,徐巍如同沒見一般領著麥仲肥走進英國公府。
轉過影壁牆就看見李績早已經與席君買站在明堂前的臺階上等候著,見到管家帶著麥仲肥進來,這才走下臺階,笑臉相迎,這就是所謂的降階相迎,以示親近之意。
“仲肥,的來如此之緩?。李績呵呵笑著問道。
“衙署裡有些公務,這不處理完就急忙趕來,卻不曾想依然勞英公久候。”麥仲肥緊走兩步準備施禮,卻被李績托住。 “仲肥不必如此多禮了,快請進!”李績一手拉著麥仲肥一手拉著席君買,徑直穿堂而過,來到自己的書房門前。
這一舉動,讓麥仲肥立刻知道老頭讓自己與席君買前來,絕不是簡單的請客吃飯,一定是有重要的事情要與自己等人說。
進了李績的書房,麥仲肥四處打量了一下,這書房陳設很簡單,居中一張桌案,上擺文房四寶,後面一張椅子上附著一張完整的虎皮,牆上一副潑墨山水畫,看不出是誰的手筆。
左邊一排紫檀書櫃上,放滿各種書匣。牆角一個十字木架上掛著一副式樣很舊的盔甲,不是現在唐軍將領通常穿戴的明光鎧,但因為經常擦拭,依然泛著金屬的光澤。
右邊窗下是倆把椅子一個小几小几上放著草窠,草窠裡是一把直梁圓筒茶壺。桌几地面等處擦拭的一塵不染。
李績將兩人讓到椅子上坐下後,自己坐在蒙有虎皮的椅子上才開口道,“今日邀仲肥與君買前來,是陛下吩咐老夫有一事相詢。”,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 肌 ,章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第258章 李績薦才
二衝肥與席君買對望眼,均從對方眼裡看到了疑惑 以李治與麥仲肥之間的交情小李治完全可以不用假別人之口來詢問麥仲肥。這隻能說明此事李治不好自己開口或者李績假借李治之名。
李績把倆人之間的表情也一一弄在眼裡,淡淡一笑道“陛下接到鬱林郡王奏報,西域鐵勒九姓的不少小部落有大量東遷的跡象。透過靈、武二州併入漠南、漠北的小部落已經不下二十幾個,陛下讓老夫問你此事可是你們安排的結果?。
聽了李績的問話,麥仲肥的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