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氏嘴裡說著,抬手指了指,那跟隨的婢女們便將懷裡抱著的數十幅畫卷,一股腦擺在了案几上。
劉偲陰沉著臉,十分不想搭理自個兒的親孃。
說起這古氏與傾王殿下的過去,也是一段奇緣。古氏名喚古憶霜,乃是太后古憶晴的胞妹。當年傾王在外頭打理生意,碰上迷糊的古憶霜出門買東西不帶銀子,這既然碰上了,自然是要替這位嫂子的妹妹付賬的。
說來也巧,其後又有幾次,這古小姐又忘記帶銀子,傾王少不得又要替她付賬。於是乎,這位嫂妹妹就十分熟門熟路了,但凡去街上買個什麼,都讓店家記傾王的賬上,那傾王反正會賺錢,也樂的做冤大頭。
後來傾王改名劉福貴,生意越做越大,每回嫂妹妹的債主上傾王府來討債也不是個事兒,這改了名的劉福貴幹脆大手一揮,把永樂十里御街上的鋪子統統給買了下來,並告訴古憶霜,隨便買,隨便拿。
又過了兩年,劉福貴覺得自己掙了這樣大的家業,沒人花也不行,如今皇兄將旈氏江山打理的繁榮昌盛,別說國庫了,就是皇兄自個兒的私庫都富可敵國了,哪裡需要他的銀子呢?
於是乎,劉福貴便把主意打到這位嫂妹妹的身上來了,他旈傾這樣會掙錢,而古憶霜這樣會花錢,豈不正好兩兩相配?自然二話不說娶回家來。
其後不過兩年,二人孕有一子,也就是如今的劉偲了。
第27章 家中急婚事
卻說這花錢花膩味了的傾王妃古氏,開始將視線轉移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