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話,我哪裡能接話呢?!
幸好郭威郭大人也去送行,就在旁邊。他和史大人一樣,看著尚洪遷所部那鬆鬆垮垮的陣型很是不滿,說尚洪遷上任不到月餘就把精銳變成了垃圾,很是抱怨了一通。不過誰讓人家尚洪遷投了皇上和楊邠大人的緣分呢,郭大人和史大人也無力反對!”
解暉眼中精光一閃,對董遵誨勉強行了一禮,低聲說道:“這麼說史大人、郭大人都不看好尚洪遷,那幸好我聽從你的勸誡、沒有請調,要不然可就要被咱家史大人所埋怨!
嗨,史大人不高興那也是正常的,侍衛親軍步兵都也和咱們馬軍都一樣,都是他的心頭肉,真要是有所折損,他還不得心疼死!再說了,辛辛苦苦練出的精兵被人家摘桃子帶往沙場,擱誰身上也不會高興!”
董遵誨將解暉扶到床上,又招人去倒了馬桶。兩人在帳中說了一會閒話,董遵誨這才告辭。
正如董遵誨的預料,尚洪遷仗著自己所部都是禁軍中的精銳,心氣十足。也不徵求他人意見,居然起了順道平定趙思綰的念頭,竟然率部直驅長安城下!
而那趙思綰所部配齊甲冑、日夜操練,等的就是此刻。趙思綰事先又挑選出數百死士,許下重賞,見到尚洪遷所部在城下草草立下營寨,士氣高昂的趙思綰所部死士居然也不守城,大開城門殺了出來!
尚洪遷正忙著追回部隊打造雲梯,根本就沒有思想準備。他還沒列好陣型,就被趙思綰前鋒一股氣衝進營中!
尚洪遷所部軍官大多是貪圖軍功,從別的軍隊裡調動過來的,根本就不熟悉手下計程車兵。遭到敵軍的突襲,軍官們胡亂指揮,士兵們更是亂作一團。
見此良機,趙思綰立即投入全部兵力,重點攻擊尚洪遷的親軍部隊,愣是將以驍勇著稱的尚洪遷所部打散了編制!
幸好驍悍過人的尚洪遷也不是初上沙場的愣頭青,看勢不好連忙指揮部隊撤退,卻被那趙思綰銜尾追殺,一時無法擺脫。
看著前來鍍金的紈絝子弟一批批倒在血泊之中,尚洪遷知道自己這下惹了大麻煩,這些紈絝子弟可都有背景,等此戰過後,自己這個主帥肯定要被追究翫忽職守的罪過!
想到這裡,尚洪遷也多了幾分血性,在營指揮使趙匡胤等人的協同下,親自斷後、拼死力鬥,這才擊退了趙思綰的追兵。可是尚洪遷也身受數十創,收攏殘軍之後流血不止,半夜裡吐血逾升,不治身亡!步兵都失去了主帥,頓時陷入了危機……
第152章 馳援咸陽(下)
尚洪遷死後,軍中頓時大亂。幸好士兵們的家眷大都在開封府附近,要不然營地裡六神無主計程車兵肯定會立即逃亡、或者歸順趙思綰。不過現在營中,不但缺少甲冑武器(士兵們逃亡時貪圖輕快,將其全部丟棄),而且缺少糧食,更缺少有效的指揮!如果再在原地待下去,這支部隊很可能全軍覆滅!
本想輕鬆鍍金的趙匡胤居然成為了營中倖存官職最高的軍官,他費盡力氣收攏士兵,也只剩下不到兩千人,而且武器奇缺、士氣低下!最要緊的是,趙匡胤不過是營指揮使的職務,許多士兵並不服從他的管理。趙匡胤被迫殺人立威,在斬殺三十人後,這才初步掌握了軍隊。
以這種狀態的軍隊如果再繼續作戰,那不是建功立業,而是在找死!趙匡胤立即率軍撤退,險之又險地躲過了趙思綰派出的一批又一批追兵。不過這樣未經一戰就擅自脫離戰場,也坐實了他臨陣退縮的罪名,更降低了軍隊計程車氣。
如果能全軍而退,那趙匡胤也算建立了功績,可以將功贖罪。但軍中無糧必慌,餓著肚子計程車兵們哪會老老實實跟追兵拼命?這個時候也顧不得在開封府的家人,士兵們要麼開小差,要麼投向趙思綰,老老實實跟著趙匡胤一同逃亡的少之又少。等到鳳翔軍節度使(原保義軍節度使)趙暉收到訊息、出兵接應的時候,也不過是在咸陽附近接應到侍衛親軍步兵都的二百餘殘兵敗將而已。
趙暉大為震驚,詢問經過後,對收攏殘兵的趙匡胤很是欣賞。不過朝廷法度不可廢棄,趙暉也只能將趙匡胤下獄,以囚車送回開封府候審。同時,趙暉向樞密院寫下求援書信,鑑於趙思綰、王景崇氣勢越發囂張,請求朝廷火速派出援兵。
此時朝廷派出的各路人馬也已經得知了尚洪遷兵敗身亡的訊息,都有些畏手畏腳,不敢過分緊逼。保義軍節度使白文珂進駐同州、鳳翔軍節度使趙暉守在咸陽,也都因為趙思綰所部囂張的氣勢,不敢繼續前進。
而永興行營雖然兵力充足,但都部署郭從義和都監王峻兩人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