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群臣卻紛紛表示反對,大家一致勸說道:幽州乃是遼國的大郡,城防工事非常堅固,而且在蕭思溫的督戰下,城高池深的幽州軍馬愈發強盛。何況周軍遠征千里,士兵們也有所疲憊,遼軍以逸待勞,這樣攻打幽州,實在是以弱擊強,勝算很低。
張永德更是大聲勸說道:“咱們這次北伐,所向披靡,幾乎是兵不血刃就很順利地拿下了燕南數州。這都是因為陛下的威德遠揚,這才讓咱們輕鬆取得如此大的勝利。而遼主得知燕南喪失,一定會調集精兵強將扼守幽州。加上幽州的地勢險要,地理情況複雜,咱們一定得謹慎行事,萬萬不能貿然輕進!”
眼見著眾將一致反對,郭榮皺緊了眉頭,卻沒有輕易表態。大家還以為他被眾人說服,全都興高采烈地開始飲酒,慶祝起北伐的勝利來。
等到散宴之後,郭榮卻悄悄派人招那李重進入內,對他說道:“我軍前來,勢如破竹,關南各州縣,幾乎是兵不血刃地拿下。如今正是滅遼掃北的最佳時機,又豈能中途班師?!朕決議統一中原,平定南北,時不可失,決意再進!如今群臣一致反對,不過是被外強中乾的遼國所恐嚇而已。朕希望你能夠率領萬餘精兵,作為大軍先鋒先行出發,朕率領大軍隨後接應,不搗遼都,絕不回軍!”
李重進知道郭榮的秉性,不敢再勸,立即答應下來。他隨即調集人馬,天一亮就領軍出營。考慮到李重進一行兵力單薄,郭榮又命令董遵誨率領五千騎兵稍後出發,以散騎都指揮使孫行友為副將,攻打易州。董遵誨不敢怠慢,馬上領軍出擊。
在派出這兩支部隊以後,郭榮心中大安,只要他統御大軍緩緩行進,就能夠將遼國勢力逼出幽燕。到時候他的大周王朝疆域擴大一倍,無論是戰鬥力還是戰爭潛力,都大幅度提高,他也能建立一個媲美於大唐的輝煌王朝!
郭榮越想越是得意,身上的壓力一掃而光,被他強壓下來的病魔立即探出頭來,對他進行了迅猛打擊!忙於北伐的郭榮,這段時間根本就沒有吃藥,更沒有調理身體,所謂病來如山倒,郭榮本是小小的感冒,沒想到竟然一病不起,只能留在瓦橋關調理身體。
失去了郭榮的大軍接應,李重進哪裡敢貿然北上,等他行至固安的時候,就悄悄控制兵馬,減緩了北上的步伐。正好固安城北有一條安陽河,上面的橋樑被遼將領軍拆毀,河上的船隻也被潰逃的遼軍奪走焚燒。
李重進心中暗喜,一邊裝出氣惱的樣子來,限令士兵們及時修復橋樑;一邊又悄悄派出斥候,打探周邊訊息,以便自己日後及時撤離。就在李重進在安陽河邊無所事事的時候,董遵誨也率軍衝到了易州。
~…~
第439章 大意失荊州
說實話,對於攻陷易州,董遵誨並沒有半點興趣。雖然他轉世前歷史學得不咋地,卻也知道郭榮很快就要病故身亡,後周的這次北伐最終虎頭蛇尾,就此結束。眼下的問題是,自己如何能在郭榮身亡後取得較大的利益,或者說自己如何才能夠躲開郭榮逝世前的那些**,尤其是即將發生的“點檢當天子”!
董遵誨知道引起這**的是一塊小小的木牌,上面只有這五個字,卻愣是引起了後周的謝幕,促進了宋朝的創立。而目前殿前司的點檢乃是張永德,作為殿前司的第二人,董遵誨固然希望看到老大下馬,但他更不希望自己也受到這一牽連。可他雖然在古代鍛鍊了這麼多年,董遵誨還是沒有想出任何辦法,思來想去,他也只能鎮之以靜,準備用不斷的戰功來證明自己的價值。畢竟無論誰上臺,手下都得有鎮得住場子的戰將!所以此次易州之行,董遵誨必須取得全勝,要不然此行毫無意義。
易州刺史名叫李在欽,是一個不怎麼出名的傢伙,也沒有任何可以出名的事蹟。不管是董遵誨還是孫行友都沒有把他放在心上,然而就是這李在欽,卻在易州集聚人馬,準備與後周騎兵爭雄!
李在欽拼命的原因很簡單,這傢伙覺得自己是遼國提拔起來的官員,就該為遼國拋頭顱灑熱血,所以他竭心盡力,努力加強城防工事,蒐集城中的青壯兵丁。準備與周軍血戰到底。
易州雖小,卻有百餘因販私鹽而打入大牢的死囚。李在欽赦免了所有死囚的罪過。贈以大筆的錢財,然後以他們的家人為質,讓他們夜襲周軍。
這些個死囚,本來就是些膽大妄為之徒,解決了後顧之憂又喝了壯膽的符酒,他們全身熱得冒汗,也搞不清楚自己有幾斤幾兩。眾人手持兵刃。趁著月色悄悄埋伏在周軍附近,做好了突襲的準備。李在欽更是親自挑選了三千士兵,跟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