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9部分(2 / 4)

小說:執宰大明 作者:熱帶雨淋

攻的主力都是五艘三桅戰船,其餘的運送物資和登入作戰計程車兵。

與收復雞籠港時的情形不同,此次跟隨三支分艦隊一起出海的還有刀疤臉倭寇首領三人的手下,前去那三個港口招降。

三個港口的倭寇基本上都依附於青木明心和山海光孝,由刀疤臉倭寇首領三人派去的手下前去勸降,肯定會使得不少倭寇選擇投降,進而使得進攻的明軍水師部隊減少很多麻煩。

為了避免貽誤戰機,李雲天佈置完任務後三支艦隊就離開了雞籠港,沿著沿海線一路南下,向各自的目標港口駛去。

與此同時,李雲天派了一艘三桅戰船去福州港,將一道正統帝下達的聖旨送到了福州城裡的福建三司衙門。

聖旨上,輔政大臣們以正統帝的名義正式宣佈放開大明沿海的漁禁,允許漁船下海捕魚,同時也再度重申了海禁,依然禁止一桅以上的海船出海,一經發現嚴懲不貸。

另外,聖旨上還宣佈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明已經收復了小琉球島,正統帝準備在小琉球島上設立由講武堂管轄的府縣,招納自願移居小琉球島上的百姓,無論民戶還是軍戶皆可,並從移居的百姓子弟中招收驍武軍士兵。

不僅福建,浙江和南直隸的有司衙門也相繼收到了內容相同的聖旨,讓其在街上貼出告示,講武堂從這三地招收移往小琉球島的百姓。

由於小琉球島被人們視為蠻夷之地,因此李雲天對那些移民採取了很多優惠措施,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像交趾一樣的開荒令、三免兩減半的稅賦以及向百姓們提供無息貸款進行扶持,這些措施將使得移居的百姓在小琉球島上立足。

開放漁禁並且徵召小琉球島移民的告示一貼出去,立刻在福建、浙江和南直隸府縣引起了轟動,百姓們對此是歡欣鼓舞,誰也沒有想到大明竟然會在時隔半個世紀後重新放開漁禁,更沒有想到明軍水師竟然悄無聲息地就拿下了倭寇盤踞要地小琉球島,而且講武堂要大力經營小琉球島。

原本,李雲天以為響應這個告示的百姓會很少,能徵到十萬移民到小琉球島上就已經謝天謝地了,一是大家不想背井離鄉,二來小琉球島上的生活確實比較苦,被人們視為蠻荒之地。

可出乎他的預料的是,當講武堂派到地方府縣的官吏進行移民人數登記時,登記現場被洶湧而來的百姓圍得水洩不通,有些人甚至從相鄰省份不辭辛苦趕來,報名移居小琉球島。

經過事後統計,移居小琉球島的百姓竟然有十餘萬戶,人口數超過了五十萬,其中軍戶就佔了一半。

這大大出乎了李雲天估計,不得不緊急改變了他先前設定的遷移計劃,按照那些百姓的實際人數進行安置。

之所以會這樣,一是百姓們被地方官紳商賈盤剝的厲害,因此想要換一個生活環境;二是李雲天在民間有著巨大的威望並且成功經營交趾這種蠻夷之地,使得他們對小琉球島上的生活充滿了期望;三是很多人都向往著成為講武堂下屬的軍戶,相對於北方,南方更多人清楚講武堂軍戶所享有的豐厚待遇以及豐衣足食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近年來交趾與江南各地生意往來和人員交流日益密切,江南的百姓驚訝地發現交趾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經濟繁榮,社會穩定,各行各業蓬勃發展,使得交趾的百姓不僅解決了溫飽而且生活質量大為提高。

與交趾相比,小琉球島上的環境無疑要好上許多,至少距離大明近而且上面物產比較豐富,再加上講武堂的治理那些遷居的百姓們認為講武堂一定能使得他們過上好日子。

李雲天對這個結果既感到欣慰同時又有些心酸,他知道如果不是生活所迫的話沒人願意背井離鄉,看來他以後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三支艦隊離開的第二天下午,一批神情緊張、面色憔悴的百姓拖兒帶女地出現在了雞籠鎮面向內陸的鎮口,這立刻吸引了在鎮口值守明軍水師士兵的注意,警惕地迎上前查問。

就在那些百姓感到驚慌的時候,趙思國從人群后面走了出來,告訴那些士兵這些百姓都是鎮上的人,得知李雲天赦免了他們的通倭罪責後趕了回來。

攔路計程車兵聞言於是讓開了道路,把那些百姓領到了專門負責安置鎮上百姓事務的地方對他們進行登記造冊,便於日後進行管理。

雖然這次趙思國帶來了不少百姓,但還有更多的百姓並不信任明軍水師,因此還留在山裡進行觀望。

李雲天對此並不著急,他知道這種事情不能強來否則勢必引發那些原本就擔驚受怕百姓的恐懼,因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