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派人將貓眼寶石送去講武堂福建司務處的同時,馮勇調動了他的親兵去馮夫人外甥被困的地方前去清剿綁匪,結果趕到的時候那些綁匪早就跑了,這使得馮勇倍感失望,如果他抓到那些綁匪的話肯定會好好修理其一番,差一點就使得他陷入了楊宇的案子裡去。
由於李雲天的介入,上馬村一事的影響被迅速擴大頃刻之間就傳遍了閩浙一帶,在百姓中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誰也想不到公務繁忙的李雲天竟然會去給趙老三這樣的普通軍戶做主伸冤,這使得李雲天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又高大了幾分,開始被百姓們稱為“賢王”。
當然了,李雲天的這個賢王與大明皇族的那些“賢王”不同,大明皇室的那些王爺整天無所事事,只要安分守己不惹出麻煩來就成為了朝廷眼裡的“賢王”,兩者不可相提並論。
隨著建寧右衛從衛指揮使到下轄各衛所百戶因為侵佔軍田和奴役軍戶而被福建行都司打入大牢,不僅閩浙一帶的衛所就連北方地區的衛所也受到了極大的震撼。
雖然歷年來朝廷都會派京官去各地衛所進行清理軍務的事宜,雖然屢有建樹,清查了一批侵佔軍田和奴役軍戶的時間,但在各地衛所和五軍都督府的合力抵制下所收到的成效卻甚微,屬於治標不治本。
而李雲天這次不僅將建寧右衛從上到下悉數拿下,而且還獲得了福建行都司一反常態地支援,這在以往朝廷的清軍事宜中可謂絕無僅有。
上馬村一事傳開後,閩浙一帶的衛所立刻意識到李雲天對遷居小琉球島的重視,因此那些衛所的武官不敢再暗中阻撓,而是送瘟神似地將那些軍戶送走,生怕把李雲天給招惹來,這使得那些軍戶的遷移事宜變得簡單了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李雲天曾在福建行都司的大堂上怒斥了向軍戶放高利貸是損毀大明國防事務的惡劣行徑,故而訊息傳開後閩浙那些向軍戶放高利貸的人為此深受震動,慌忙大肆減除或者免除那些軍戶的債務,生怕因此惹上官司。
這使得那些借了高利貸的軍戶原本沉重的生活壓力得以極大的緩解,心裡對李雲天異常感激:要不是李雲天的話恐怕他們一輩子都還不了那些利滾利的高利貸。
至於那些遷居小琉球島的軍戶中欠有高利貸者,其高利貸不僅被債主全免而且還紛紛獲得了一定的補償,畢竟那些軍戶早已經償還完了本金債主們並不吃虧,故而決定息事寧人免得招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李雲天認為他的這趟建寧府之行對於小琉球島的遷移事宜十分關鍵,正因為上馬村一事的震懾,閩浙地區的那些衛所才不敢繼續刁難那些想要遷移的軍戶,對小琉球島的穩固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由於侵吞軍田和奴役軍戶,自建寧右衛衛指揮使楊宇以下,建寧右衛僅被處斬的中高階武官就高達十餘人,其餘武官依照所侵佔軍田的多寡依次被判處杖責、徒刑和流配。
經此一來建寧右衛的武官職位就告急,雖然那些候補武官終於熬出了頭填充了一部分空缺,但依舊缺少武官人手。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福建行都司都指揮使馮勇在向朝廷上文稟告建寧右衛存在嚴重侵吞軍田和奴役軍戶現象的同時,也把一份從建寧右衛軍戶中提拔的武官名單。
經過軍閣閣員們的商議後,同意了馮勇那份任職名單,畢竟衛所的武官都是世襲的自然要找當地的軍戶來補缺。
在上馬村一事中張老憨無疑是一個幸運兒,不僅在張家老三新婚時收到了大量的賀禮告別貧困生活成為了一名富翁,而且隨後也踏入了仕途一躍成為了他所在百戶所的百戶,可謂名利雙收。
其實,馮勇本想讓張老憨擔任其所在千戶所的千戶,反正這不過是一個順水人情而已,不過李子曦得知此事後讓馮勇斟酌行事,委婉地表示以張老憨的能力最多當一名百戶,千戶職務雖然高但對張老憨來說並不是什麼好事,容易使得他在權利的旋渦中迷失了自己。
馮勇清楚李子曦的意思就是李雲天的想法,故而他讓張老憨成為了一名百戶,這樣一來也比較符合規矩,李雲天不希望因為他的存在而打破了官場上升遷的定則,畢竟越級提拔是一種非常規手段比較容易招人非議。
尤為重要的是張老憨並沒有成為一名千戶的能力,所以如果讓他擔任千戶的話肯定沒辦法治理好那麼多的軍戶,屆時反而是害了他。
建寧右衛被福建行都司衙門徹查之初,福建行都司下屬各衛所的武官都感到惶恐不安,生怕馮勇查完了建寧右衛後再查他們,那麼他們肯定也要跟著倒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