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的龍頭地位。
除了南直隸設有龍江船廠外,大明還在福建的福州設有五虎門船廠,廣東的新會設有東莞船廠,其他的地方,如太倉、臨清、直沽、遼東吉林等地也都設有造船廠,造船的種類有海上遠航用的大型海船,也有海上或江河作戰用的戰船,以及運糧的淺船和航行在江河的快船等等。
在大明的諸多船廠中,排在第二位的自然就是福建福州的五虎門船廠,其設立是洪武皇帝用來防禦倭患,專門生產對抗倭寇的海船――福船。
《明史?食貨志》有過記載,說福船“能容百人,底尖上闊,昂首尾高,舵樓三重,帆桅二,傍護以板,上設木女牆及砣床。中為四層,最下實土石,次寢息所,次左右六門,中置水櫃,揚帆炊爨皆在是。最上如露臺,穴梯而登,傍設翼板,可憑以戰,矢石火器皆俯發,可順風行”。
而廣東新會的東莞船廠則排在第三位,製造的“橫江船”和“烏槽船”也是海上的戰船,名為“廣船”,船體的靈活性和堅固性超過福船。
至於其他地方的造船廠,生產最多的自然是江河湖泊中的運輸船隻,畢竟明初的時候以內陸河流的船業為主。
尤為重要的是,永樂帝遷都北京運送糧食的漕船需求量大增。
運糧的漕船分為兩種,一為遮洋船,一為淺船,前者用於海運,後者用於河運。
據《明會典》卷二百的記載,明初糧船最多時達到一萬零八百五十五隻,其中遮洋船三百四十六隻,淺船一萬零五百零九隻。
方有節當然不會是無緣無故地出現在這裡,李雲天離開京城前往交趾平叛的時候向宣德帝提了一個條件,那就是為了確保交趾與南海諸國海上貿易的順利進行,他要打造新型海船來抵禦海上的海盜,希望宣德帝將龍江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