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老太太了,紅袖添的什麼香。”淑妃笑道。
被沈福這樣一逗趣,屋裡一下子便鬆快起來,就連付巧言也隱隱鬆開了一直攥著拳頭的手。
“今年多大了?叫什麼名?”
付巧言給她行了福禮,恭敬道:“回娘娘話,今年十四,姓付,名巧言。”
“可是巧言令色的巧言?”
“回娘娘話,是巧言利口的巧言。”付巧言頓了頓,又說,“或為慧心巧思,言而有信。”
沈婷微微揚了揚眉。
她重新打量起這個面若春桃的少女。
豆蔻之齡,卻不輸桃李佳人。身處下位,卻也不卑微惶恐。
“聽阿福說,你讀過書?”
“回娘娘話,讀過幼學。”
沈婷滿意點點頭。
原本沈福說要去永巷找個宮人陪她逗逗悶子,她並不是很贊同。
如今宮裡形勢並不是太好,棠兒尚且將將束髮,她實在是有些擔憂的。
不過沈婷幾番話說下來,她轉了想法。
是福是禍,是走是留,都不是她們能掌控的,還不如趁著陛下還健在,她也讓自己多幾天開心日子。
可但凡這樣,她也不想讓沈福去尚宮局找人。
尚宮局可是馮秀蓮掌管,從她那要人,多少有些不太合適。
這樣一想,淑妃便跟沈福交代:“其實我也不覺悶煩,這麼些年日子都過來,還怕什麼呢?你要非得堅持,不如去永巷找個小丫頭,只要能看得懂字便成了。”
她記得自己當時又交代:“如沒有合適的,不添人也罷。”
永巷能有什麼好孩子?剛沈福誇付巧言時她還不信,如今這亭亭玉立的丫頭站在跟前,幾句話的功夫卻叫她信了。
沈婷想到她過往遭遇,沉思片刻道:“我這裡實也不缺人,倒是下午讀書總少個書童陪,以後你上午就跟著寒煙忙,下午就給我念念話本吧。”
付巧言一聽竟是這樣輕鬆的活,還能日日陪伴在娘娘身邊,簡直是咬餃子吃出元寶來,意外驚喜啊。
她心裡是十分願意的,面上卻還壓著,只微揚的唇角洩露了些許喜意。
沈福見她得了這麼好的差事還能穩住,心裡不由讚了幾句趙喜樂。
這幾年她雖蹉跎在永巷,可當年那份機靈勁卻還沒退。
這個人,她推薦的確實好。
“還不快謝謝娘娘恩典?”
付巧言猛地張大眼睛,彷彿這才反應過來一般,忙又跪了下去,乾脆給淑妃行了大禮:“多謝娘娘恩典。”
她沒說什麼好好服侍娘娘的大話,那畢竟是她分內差事,伺候不好才是罪過。
淑妃點點頭,柔聲道:“景玉宮裡沒那麼多規矩,只要你們老實聽話,手腳乾淨便是了。今日你走多了路,這就回去休息吧,寒煙好好安排。”
寒煙立馬道:“諾,娘娘放心,奴婢已經安排好了。”
淑妃笑笑,揮手讓她們出去了。
寒煙是貼身大宮女,一貫細心伶俐,但她自幼沒讀過幾本書,總是沒得辦法能跟淑妃聊到一起去。
深宮寂寞,淑妃一個人就這樣蹉跎幾十年。年輕的時候還好,皇上偶爾還會來,她從家裡帶來的丫頭也能陪她說說話,聊聊詩詞歌賦。後來陪嫁丫頭到了年紀外放,她又抱回了棠兒,沒幾年,又養了靜柔。
那時候日子有奔頭,她總是想著把孩子好好養到大,不是忙活兒子的外袍就是女兒的簪子,也沒覺得多難熬。
可是孩子漸漸大了,最近宮裡又這樣亂,她不敢讓兒女多來後宮,便只好一個人這樣孤零零過著。
景玉宮的宮人們是很貼心聽話,可也沒有一個識得字的,她就是想跟旁人講講話本,也講不出什麼滋味來。
沈福看在眼裡,這才有了永巷這一齣戲。
她看沈婷難得有些笑模樣,心裡到底是鬆了口氣的。
“娘娘,這孩子確實不錯,要是能得您的心,以後便讓她給娘娘唸書吧。”沈福站在淑妃身後,伸手給她按摩肩膀。
淑妃緩緩閉上眼睛:“她背景確實乾淨?”
“趙喜樂親自保的,您別看她管著永巷,宮裡面的許多事她都知道。”
“恩,且看看吧。”
這邊主僕兩個很快便換了話題,那邊付巧言跟著寒煙回了後頭。
天色漸暗,宮人們都各自回了屋,等著膳食領回來,好能熱乎乎吃上一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