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縣之前是同一條道,這豈不是能和蘭兒有六七十里的同路?
於是他趕緊命令親兵收拾準備,同時向自家大人和母親辭別,在父母驚詫的目光中匆匆出發。
李承約走了以後,太子少師李君操和夫人相互對視了好半天,夫人問:“吾兒情根深重,這卻如何是好?”
李君操皺眉思索,一時間有些拿不定主意,只是捻鬚不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別感謝豬豬兄的支援,太堅定太給力了。
第二十七章 插曲(四)
義兒軍橫班都頭盧元義趴在小山坡後,露出頭來仔細觀察著一里外官道旁的那片小樹林。沿官道繼續前行,便是他存身的這處山坡。這處山坡卡在官道旁三十步左右,雖然不高,卻剛好將自己帶來的人馬遮掩住,等對方進入伏擊範圍後殺出,必可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盧元義是昨天夜裡出來的,他帶領的人馬在關閉城門前分三批陸續出了幽州,集合後趕到了二十里外的這處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山坡。這次帶出來的有三十名橫班護衛,人人騎馬,同時還有十多個幽州城潑皮頭子張九生手下的亡命之徒。這些潑皮並不是伏擊的主力,真正打起來還得靠自己的三十個人。
按照義兒軍都虞候畢元福的計劃,在殺死這位新晉的柳城軍使兼燕郡守捉使一行之後,盧元義還要將帶來的潑皮全部斬殺當場,造成一種幽州潑皮挾恨報復的假象。至於責任,當然要推給潑皮頭子張九生,誰讓張九生和李誠中在明月松風閣為了一個舞伎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呢?兩人之間的仇怨,既有老鴇慧娘等人作證,還有監軍使張居翰的養子張茂安親眼所見,這真是一個再完美不過的理由了。至於那個被李誠中打成重傷的張九生,恐怕此刻也已經嚥氣了,這是要來一個死無對證!
看著埋伏在山坡後那十幾個滿臉激動之色的潑皮,盧元義心中冷笑。這些潑皮都分別被授予了義兒軍夥長之職,帶頭的那個張十一是張九生的親兄弟,甚至被授予了隊正的職務,當時畢元福還親自出來安撫他們,言道一俟功成,立刻就帶他們到深州義兒軍大營內任職!把這幫潑皮哄得群情激昂,人人叫喚著要“拼死效力”!可是夥長、隊官是那麼好當的麼?想當官也得有命活著才行!
為了完成這個計劃,盧元義和護衛們去掉了號衣,更換了兵刃,一切從簡,儘量以不被人認出來為宜。只是過去護衛們使慣了的槍盾和弓弩都一概不許帶出來,換了些最普通的橫刀,讓盧元義有些皺眉。這些橫刀由幽州城內最普通的鐵器匠坊打造,是那些潑皮緊急蒐購而來,遠遠比不上自家平時用慣了的百鍊鋼刀。尤其是橫班護衛手中裝備的短弩,那可是殺伐利器,要是能帶出來,那這次的伏擊可就輕鬆太多了。
不過就算如此,盧元義也是信心滿滿。按照那幫潑皮打探出來的訊息,對方能戰的不過區區八個人,唔,剛才遠遠數了一遍,又多了兩個,應該是十個人。他手下三十名橫班護衛都是義兒軍中的精銳騎兵,光數量就是對方三倍,以三打一,又是伏擊,再加上十多個潑皮在一旁幫襯,無論如何也是完勝的局面,否則他盧元義不如一頭撞死算了。關鍵的問題是不能讓對方活著跑出去一個,這一點讓他有些擔心。同時,畢元福還特意交代過,對方車駕中的女眷不得有所損傷,要完好的帶回去。
盧元義又等了一會兒,見樹林中升起裊裊炊煙,知道對方正在林中吃食歇息,不禁心中一動。在山坡這裡埋伏雖然出其不意,可也方便對方沿官道逃跑,若是此刻趁對方進食鬆懈的時候殺過去,將對方困在小樹林中,豈不是更能完成“不放跑一人”的任務?
想到這裡,盧元義決定改變計劃。他將張十一叫到面前:“他們正在生火燒飯,這是最佳時機。你的人沒有馬,你先帶他們繞過去,卡住西邊的官道,等某這裡殺出去後,你再帶人殺回來,咱們分兩邊攻上去,給他來個雙面夾擊!記住,這裡地勢平坦,人家一眼就能看出老遠,偷偷摸摸的反而容易引起對方警覺,就這麼大大方方沿官道走過去,一次兩、三人,分批而行。叮囑你手下弟兄,過去的時候自然些,說說話、開開玩笑都無妨,就是不要往樹林那邊看!明白了麼?”…;
張十一應了,興沖沖去佈置人手。盧元義趴在山坡後又仔細觀察了一番,然後吩咐橫班護衛們做好準備。
這是一片河北平原上常見的柏樹林,李誠中一行在樹林邊上生起了火堆,幾個親衛將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