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天竺的軍器都已經暫時停了,被挪來供給前方,連安西境內汰換的舊刀劍,都被蒐羅起來送到前方”
“安西境內正在大開爐冶趕製兵器,連民家的鐵坊都被徵用了,可這都需要時間和路上運輸的功夫啊……”
“現在除了行營兵馬之外,還在數國之地新置二十餘部府兵,還有選拔各國健兒組建的新的拓揭軍,以長期鎮守康居都督府(布哈拉)……這都需要國中配給兵甲數萬啊”
“本以為經略河中,要與大食經過一番苦戰拉鋸,沒想到人心思變紛亂不止,一隻義軍就讓大食人在康居之地的官府輕易覆亡了……”
“所以軍中自由些驕勝之意……這可不是好兆頭啊……”
“所以行臺要要重新編整各軍,……”
他們這一行人一遍說這話兒,一遍正在仰望著阿姆河畔高聳的銅柱,
這是古代安息撒珊王朝中興之主,人稱野驢皇帝的巴赫蘭大君,為了紀念擊敗的東方遊牧民族嚈噠人的功績,劃定東部國界的所在。
越過銅柱所標定的邊界,也意味著進入一個完全不同的古老文明核心區域,被成為東波斯的多族文明發源地。
其中一隻最高大的銅柱,蹲伏著四隻雄獅的精美柱頭,已經被捆上密密匝匝的粗索,隨著掘松的根基和呼喝著號子的人群,慢慢傾斜下來,最終橫倒在塵土和歡呼聲中,因為它將作為戰利品,被萬里迢迢的送到長安,立在承天門一側,和南詔德化碑、吐蕃盟誓勒柱等一起,作為大唐天子諸多武功的紀念品之一。
這也意味著大唐王師,將馬蹄踏入安西故土的決心和標誌,這無疑也讓作為見證者的許多人心情複雜無比百味翻沉,大食人勢力的消退和唐人的擴張,他們只是夾在其中,多數情況下身不由己的棋子而已。運氣好的話,憑藉正確的站隊,或許可以將自己國家和民族繼續延續下去,或是過的更好,運氣不好的話,他們也會成為歷史塵埃中被遺忘的某個曇花一現的片段
而在這片廣大的地域內,
一眾被應邀而來的河中外域列國諸侯、王公,正在參加大唐嶺西路總管並安西大都護府發起,會獵野驢的活動。由於巴赫蘭大君的呵呵功績,這種成群結隊活動,靈智和視野甚高,耐力極好的動物也成為勇氣和堅韌的象徵。
在自然環境下足以傲視大多數食肉動物,能夠捕殺野驢的,也只有位於當地食物鏈頂端的山獅(伊朗獅),因此在古代安息帝國,捕殺野驢和獅子將其皮變成自己行裝的一部分,也成為七大古老貴族子弟成年禮的一部分。
這些身份尊貴的各族客人們,攜帶者前呼後擁的鷹犬和扈從,緊隨著馳騁如林的具裝騎士和招展旗仗,象五顏六色的雲彩一般掠過荒野,將間見到的一切活物,變成大車上上堆積如山的獵物。
英姿颯爽的大唐騎士,身穿色彩鮮明的明光和山文甲,簇擁在各自代表的旗幟下,舉起的刀槍如流蕩的海浪,耀眼奪目讓人不敢正視。
這是為了慶祝大唐嶺西總管行臺的成立,而特地召集組織的大規模涉獵活動和外交盛會,在這裡,不論是遠國近藩,大國小國,諸侯藩主,就算不能親至,也派來了足夠身份地位的代表和各自部族的勇士。
當然這也是一次公開的武裝遊行和軍力宣誓,大規模的馬步車軍騎射戰陣會操也是不可避免的,
精緻而錚亮的鑾兜、護頸,疊肩,鐵袖套,鐵裙蔽膝,從頭到腳武裝到牙齒的連身披掛,如鋼鐵佇列一般的森嚴,如行雲流水一般展示著精湛馬背上的技藝,比如一箭將獵物的眼鏡射成對穿,或是玩著用槍尖相互挑取對方盔纓的危險纏鬥遊戲。
當人有些人不免要失望的,因為展示出來的,都是一些傳統的戰技,雖然唐軍也展現了他們令人敬畏的重型投射武器,但最讓人感興趣的,那種使用起來聲如雷鳴,讓大片敵人骨肉糜爛的武器,並沒有出現在軍隊競技的序列中。
重頭戲是列國各族健兒的競技大比,優勝者將得到榮譽和足夠豐厚的獎賞。
同時為了確保大唐治下長治久安,將從這些列國國主諸侯王公麾下,挑選表現出眾的子弟,組成全新的拓揭軍,以維護地區的穩定和和睦,調節紛爭,平靖地方,簡稱維和部隊。
來自陀拔斯單(泰伯里斯坦)的代表安息人瑪格,騎馬亦步亦趨在在人群中,一身箭壺長弓短刀褐袍裘帽的獵裝行頭看起來毫不起眼。
他正在與並駕齊驅總管行臺下的某名官員進行會談。
除了拜火教護長和安息王孫親衛隊長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