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估計等到年後,這種狀況會大為好轉的,作為天子親自督辦的天字第一號專案,樞密院牽頭,兵部、工部、通政司、軍器監、諸道轉運使等部院司職,開始組織物力工役,修建西北諸道的線路,
建設線路本身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只要提供足夠的金屬線和木杆,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裹上絕緣膠轉入地下鋪設埋線,所需的只要足夠的人工河土方,以及事先的測繪和規劃。
新的電報線路,其實是在那些商人手上分段承包建成的,只要將兩頭接駁起來就可以,用的時間並不算多,城外架空的線路直接用了官道邊上林蔭樹,而每個官辦的驛站,也增加了一個維護和中轉的司職。當然這東西雖然號稱官辦,其實是用商業運作的多,真正的公務用途相當有限,因此這些商業用途的收入,也成為驛站系統的重要補貼和收入。
除了銅錢之外,甚至還可以用實物折抵,比如米布鹽什麼的。統一了收費標準,按照同州、同道、出道三種遞加的計費辦法,明確規定明語每字,對國家統治力也大有好處,民變災荒,都有最快的反饋渠道
因此這東西投入使用後,負責日常運營的兵部駕部司的地位就頓然水漲船高,隨後管理權又被歸入直接對皇帝彙報的工事房,以保證軍國機要暢通,由mén下省屬的通政司進行監督,
可惜嶺南道關中途徑聊無人煙的蠻荒之地,雖然有直道,大規模的商運還好說,但是那些深山溝壑裡的線路維護,就是個大難題。只能等江南的網路粗具規模後,在延續過來。
平定安史之luàn中,作為有點背景的軍人集團,治理地方一貫是最頭疼的事情,軍管也不是萬能的,達到一定的規模就玩不轉了,龍武軍起初也是有商人的輔助,後期靠自己細化分類培養的專業人才,才維持起偌大的產業集團和眾多的附屬戶口據點……
伊塞克湖,位於吉爾吉斯斯坦東北部,天山山脈北麓。《大唐西域記》謂為“大清池”。號稱熱海,取其終年不凍,近岸耕牧兼宜之意。
古老的商道上,變成一處處繁忙的工地
一群工程兵,聚集在這裡紮營,大車運來的木料,臨時堆起的大窯裡,正在冒出滾滾黑煙,大把來自南方的柴碳,以及就地取土脫模的磚坯,被送進火窯裡煅燒。
燒製完成的磚塊,整齊的碼放在lù天,冒出大團大團久久不散的熱氣。
原本遺棄的土塔烽燧,經過鐵釺的探刺和標記,那些已經風化或是鬆軟開裂的夯土浮塵,被不斷刨去,lù出相對堅實的深sè裡子,然後按照可以利用的部分,抹上一盆盆用來加固的砂土漿。
圍繞著烽燧殘址掘土為溝,並碾篩夯實成一道新的牆圍,再用碎石包貼起來。
青灰sè的磚塊,而作為主體的烽燧,則作為中軸被畫出一條條底線,打入木杆為標,作為附屬建築的規劃。
大量的青磚被包貼在塗滿新鮮膏泥的燧體上,直至五丈高臺,復又chā入三隻大木支柱,釘板加固成又三丈高的中空尖頂,頂部裝上大盤絞車槓桿等機括。
最終以烽燧舊址為基礎,搭建起一個類似十字風車的高大建築,只是葉片要狹窄的多,透過下部手搖絞盤而轉,還留下來作為夜晚照明的折shè鏡室和孔dòng。
他們正在搭建的其實是一種有線電報的替代物和過渡產品——臂板訊號機,雖然國中已經開始建設有線電報的傳訊。
但是到了西域後,由於地緣廣大而人口相對集中和城邑稀少,之間還隔著大片沙漠隔壁雪山高原,對於電報線路的維護,未免缺少實現的條件。因此痛定思痛,採用了這種建築在高處的臂板訊號機,作為短期內的解決方案
臂板訊號機是歷史上最早出現的鐵路訊號機。也是鐵路固定訊號機的一種。白天用臂板的不同位置(水平還是斜向),夜間或視線不清時用不同顏sè的燈光顯示訊號,適合於沒有可靠jiāo流電源的車站使用,只需要電池即可。
在中國,臂板訊號機還可以在通車很少的專用線上看到。
每個臂板單元包含兩個部分:一條可旋轉至固定位置的懸臂;一組包含燈光光源與位於燈光前部可變換位置的燈光訊號表示器用彩sè玻璃。
按單個訊號機立柱上安裝臂板的數目,可分為單臂板訊號機、雙臂板訊號機和三臂板訊號機。
臂板訊號機按cào縱方式,可分為機械臂板訊號機和電動臂板訊號機兩種。
以下為引用“你就想象一個荷蘭風車,上面沒有葉片,取代的是一個較高的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