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保他們的生命和個人隨身可以攜帶的財產,並不是問題,但是作為歸順和接受統治者的投名狀,他們必須親自處決和殺死城中,其他存在外省背景計程車兵和聖戰者。
然後被隨機抽籤,打散分遣安置到各個邊緣地區和城市去,比如蒙面先知和他的白衣軍所統治的設拉以西的波斯東岸地區。是受到選擇去的多的。
但不是什麼人都有他們的幸運和機遇的,至少還有十幾萬聖戰者在內青壯年,散佈在廣大的平原上,成為唐軍的獵物。對於這些戰俘來說,要想避免被賣為奴隸的悽慘命運,就必須參加唐軍組織的炮灰部隊。
然後作為底層的雜兵。至少參加三次對大食人的戰場出擊並得以倖存下來。能初步獲得僕從軍的地位。
作為天字第一號的示範,敵國總督級的降臣,哪怕是過去式的,帶來的影響和連鎖反應也是極其巨大的,他的剩餘價值也被唐軍發揮到了極限。
有他作為帶路黨,一路招降納叛,幾乎望風而定。甚至波及到了阿里米塞山西麓的大城要鎮古昌城,聚集起來的七千名地方守衛,集體放下了武器,無條件接受了作為自由人遷移到南方去建立家園的命運。
以古昌城為模版,多城市和村鎮歸附在唐軍的旌旗下,其中比較堅定的穆斯林,大都被挑選出來遷移南方白衣軍的統治區內。
另一方面,戰亂和拉鋸摧殘。所帶來的饑荒和絕收,對來年生計的絕望也帶來另一個後果。繼大規模自發搜捕聖戰者的運動之後,相當部分當地青年。主動加入了大唐僕從軍的序列,以換取一份,讓補貼自己家庭熬過到來年春天的食物配額。
對唐軍來說,也得以較為低廉的代價,獲得了一批熟悉當地的輔助部隊,多的是政治上的意義。雖然他們只有簡陋的武器甚至徒手,但還是被編成了七支千人隊。
立下功勞的巴格達人艾布都,則幸運成了這支軍的統領者,一位呼羅珊僕從軍的將軍,雖然他從未有過類似職位的經驗和閱歷,但多數時候只要遵照他的唐人副手和佐僚們的建議,發號施令就可以了。
而作為阿拔斯王朝及其臣民,在大呼羅珊地區的後一片據點和庇護所。位於厄爾布林士山脈另一端的內沙布林,這片群山環抱中,廣袤而富饒肥美的土地,陷入戰火和動亂中已經長達一個多月了,
藉助當地守衛的混亂和各自為戰,來自南方地區的賽里斯人襲擊部隊,幾乎仗著輕騎馬,一邊燒殺擄掠,一邊向西北突擊,繞過守衛嚴密的城市而穿過一個又一個城鎮,不停的沿途製造一的廢墟和難民潮。
以至於當內沙布林聚集並派出足夠的討伐軍後,卻發現他們已經在接近刺夷城的地方,成功和來自北方山脈另一端泰伯裡地區的叛軍合流,
這些來自庫爾德部族戰士和泰伯裡的山地步兵,以及少量德米赫重步兵構成的混編部隊,幾乎將伊朗高原北部邊緣,變成了一片廢墟,並從當地的波斯遺民中,裹挾了大量的青壯年,變成一股短時間內難以撲滅的心腹之患。
另一方面作為前總督卡塔赫的降敵,在深陷戰火中的內沙布林地區,則是帶來另一個巨大打擊,在官員和民眾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瀾,這片地區可是卡塔赫重點經營過,作為對抗賽里斯人終防線的前沿。
這種恐慌的情緒和火苗,很容易就因為一些自發的偶然事件,一下就演變成某種歇斯底里的清算和猜疑浪潮。於是一時間許多有身份的地方人士和官吏,以及地方軍隊裡的頭目被告發和逮捕,他們及其他們的家人,充斥在各座城市的監獄裡而人滿為患。
“這就是你要的結果麼……”
行軍宿營的大帳中,滿身披掛的皇太麥海迪,毫無風度的將短杖馬鞭,摔在自己的首席顧問臉上,任由血紅色迸裂開來。
多人的跪倒在地上。大氣也不敢出的聆聽這自己恩主的訓示。
自身的王朝重臣,前呼羅珊全權總督卡塔赫的背叛和投敵。對於回到內沙布林就轉而忙於清剿四竄的賽里斯遊騎的麥海迪及其麾下軍隊,也是幾乎是當頭一棒的挫折和打擊。
對於這位前呼羅珊總督,他一直有著一種複雜的心裡情節,從某些方面說,他並不喜歡這位政治手腕勝於軍事能的總督,卻不得不在一些事務上倚重他,還要時不時予以的限制和壓制。畢竟他只是皇太,而還不是哈里發,有巨大的許可權,卻沒有足夠肆意的資本。
如果有足夠的時間,他不介意收服這個一個充滿波斯商人和官僚世家背景的助力,雖然他天然上與圍繞在麥海迪身邊的傳統派和土地貴族勢力。有著種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