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新的宗主國和統治者並沒有恢復他們王位或是宗主權的打算,而是將那位年幼的“胡馬特”以收養為名單獨分離出來,作為一個名義上的象徵,以欽化王的頭銜,高高的供養起來,作為外交和公眾場合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礙於塞里斯駐軍的存在,而暫時無所作為,但是呼羅珊地區失利的要穿,再加上被抽調走填補戰線的駐軍,頓時讓他們的不滿情緒和慾念,如同陰雨下的臻菌一般,迅速發酵膨脹起來。
布哈拉城既然能從阿拉伯總督的嚴密監管下易手一次,那就能在易手更多次,但是僅僅在期許和等待中歡喜了不到一個多月,現實就給他們潑了一盆冷水。
塞里斯人一次性就派來了十萬大軍啊,這可是來自塞里斯本國的十萬大軍,就算是當年越過阿姆河,征服索格底亞的阿拉伯屈波底(古太白),也不過是靠三萬大軍,其中還有一半是那些附庸國的兵馬,
十萬名職業軍人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哪怕是全盛的時代,這片土地上所有德赫幹麾下的武士加起來,也遠不及這個數字。
當他們全部排列在戰場上的時候,那是一種恐怖到絕望的存在,
!@#
(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第七百一十五章指揮戎虜坐瓊筵
全文字無廣告第七百一十五章指揮戎虜坐瓊筵
歸根結底,
河中最大的問題,還是當地作為主體民族的唐人人口,實在太少了,雖然短期內可以依靠歸化人和大量使用奴隸,來補足勞動力和社會生產的不足,並對當地土著形成一定的壓制和平衡,但從另一個方面說,在用數代時間完成文化上的基本同化之前,這些唐人都是寶貴的種子,經不起太多挫敗和損失。(全文字電子書免費下載)
我可不想搞成羅馬人一般虎頭蛇尾的下場,因為作為核心公民的國家主體民族人口太少,而大量吸納被征服的那些蠻族為國人,結果數代以後就很容易忱與奢侈安逸荒淫之中,而失去了尚武和擴張精神精神,結果反而被那些蠻族的後代,依靠人口生養的優勢,逐漸反客為主,雀佔鳩巢把持了國家的方方面面,叫這些昔日的主子推了一遍又一遍,變成歷史中的傳說。
真正的羅馬後裔,最盛時也不過幾十萬人,其他幾乎都是被征服的開化較早,文化上較為接近義大利、希臘盟邦的後代來湊數,再後來就全靠那些蠻族歸化的所謂公民來之城大部分的社會生活,因此奧古斯都在條頓森林損失了一個軍團的羅馬老兵後,就要痛心疾首上很長一段時。
“從我名下的收益裡,拿出十萬緡的財物,再向地方勸募一些土地房屋物資等,在康居城建立安西大學堂分校……”
我對著賈充等一干人等吩咐道
杜佑被我留在寧遠協助善後,因此身邊的常值掌書記就換成了賈充,領導一干參軍、參事組成的文員佐僚班子,與那些見習士官和親值虞侯,構成隨行的文武兩班。
“日後,所有當地選任的官吏,必須到學堂中再進修……學習當地的風情傳統民俗,以及錢糧課、統計學、農學等基本基本常識”
“此外,所有受到官方冊封和承認的貴姓子嗣,想要繼承家業,就必須在十歲前到學堂就學三到五年……”
“除了基本語言文字和算術主課外,重點學習禮儀衣冠文章歷史沿襲等華夏風物……務使其其敬畏仰慕我華夏博大精深……”
所謂知識改變命運,我給他們創造一個機會和更多選擇,剩下就靠他們自己的把握了。
“當地的情報網路建設,已經嚴重滯後了,”
我繼續補充道
“地方上打成一團,軍州里卻還在自行其是,缺乏足夠的訊息和對策……這對統治的長治久安,尤為不利”
“行臺戰情緊急,可以暫且忽略不計,我們卻不能放手……”
“可以立足於當地的行遊商人和商會組織,效法安息境內的現有成熟模式,以互助互保合作社的形式,沿著商路幹道,先把基本架子搭起來……”
“地方出身的番胡商家,若想加入求取互保,就必須承當相應的義務,比如定期提供某個地區足夠的資訊……”
“其中所獲得的盈利,作為相關人員的活動經費”
“地方上以軍屯戍堡為核心,首選從歸化人中招募可靠者,再讓他們去當地流民中發展外圍……允許有償的定期提供訊息……”
“河中地方豪強林立,相互矛盾重重,而生性好利輕義……可以分而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