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府,只派了個八品曹的小吏前來迎請安置,連長安兩縣的主官,都懶的前來,至於駐守長安的另一部神策軍,根本連面子上的工夫都懶的做,如果這僅僅是避嫌,就很值得玩味了。
畢竟在這長安城裡,希望我回來和不希望我回來的人,同樣很多。
這段時間,唯一稱的上大新聞,就是:
朝廷於三省六部九寺五監的基礎上,再增設第六監——鑄印監,雖然只是諸臺府衙之末,卻是個對中樞直接負責的機構,專門署理天下的錢監、飛錢、兌票、官債、平調、輕貨等流通事物,隱然有些金融管理機構的雛形。作為與內三省妥協的產物,還派了常駐太監,監理日常執行,顯然進一步抓錢,抓權的目的。
另一方面朝廷中,卻已經有人提出,江南租庸調使第五岐,治理江南稅賦卓有成效,可宣位備相之宣,不過第五岐已經上書婉辭了,畢竟江南租庸調使,雖然只是臨時性的差遣官,但卻掌管半壁江山,最富庶地區的財賦輸轉,剛扶植出一群自己的班底和人脈,比起那個看起來榮耀之致,卻虛權的備相,要實在的多。
再說,他也還沒有足夠的實力和信心,確保在回到中樞後,能夠繼續保持自己立場和信念。
而薛景仙也正式來書。
成都乃至整個南方某些地方,開始大規模出現做工精良的偽錢,
目前世面上流通的主要還是初唐的開元通寶,因為這種代表盛世年代鑄造的錢,質量最好,銅錫的成分最足,然後每任皇帝即位,也會發行一些紀念年號性質的新錢,作為賞賜和禮品,但發行數量有限。
象安祿山洛陽稱帝,席捲北方大地的時候,也曾經發行新錢——重元通寶,以證明立國,龍武軍在相州城的宮室裡,就繳獲了一倉房的這種錢,不過東北不怎麼產銅,這些錢的原料,是他派搜掠所過之地的寺院,將銅質的佛像、鍾磐、器皿全部熔鑄成錢,充做軍用,許多古老的寺觀因捎有抗拒,就招致火燒屠滅的浩劫,當初進攻少林寺也是出於類似的打算。
當然,這種不分物件無差別打劫的做法,也特別招致整個北地佛門道家的痛恨,象少林寺因為靠近洛陽,本山雖然無恙,但是各地下院支寺就倒了大黴了,因此到處派人扶持義軍,抵抗的很是堅定。
但這明明已經嚴重通貨膨脹的戰亂經濟下,還有人大規模出現偽錢,就不大尋常了,要知道因為唐朝的貨幣發行,跟不上社會財富價值增長,而常常發生錢荒,鑄私錢者雖然多,但都是小打小鬧的,自發牟利行為,只要質量還過的去,官方甚至允許這種流通。
而能夠成批次大規模出私錢的,沒有足夠的礦源支援是不行的,而大唐此時並不富產銅礦的,所謂銅山產地,全天下就那麼屈指可數的幾十處地方。
更何況這新偽錢的模板,卻涉及到當年商州匯源錢監失火案中,本以為毀掉的錢範,作為一樁滋事體大的舊案,成都快輯隊已經不足支援越境追查,希望能呼叫一些清風明月的力量。
我重重批了個準字,又附上一條,特准那些正在江南活動的前斬首團的成員,予以協助。
第二百六十二章 往來年少說長安
“長安現在有些地方不靖”
看到另一封厚厚的檔案,我自言自語道
“這難道不是天子腳下麼”
這卻是前任萬年尉薛蘋,送來的關於近期長安城中大小事的密報,自從朝廷派來新的令尹,他們這些老人就靠邊站了,但是原來的人脈眼線的底子還在,又因為安排掌握一些重要的資源,反而藏的更深也更活躍。
據說現在長安城裡很亂,不僅僅是因為底下的暗流洶湧,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混亂,街市上盜匪橫行,夜禁不止,城門外殺人越貨的事件時有發生,早晨起來甚至會發現有人暴屍街頭,其中的弊情,連西北朝廷的深宮大內都知道了,是以大宦官李輔國提議,讓老熟人皇甫的羽林軍去巡街,而和那位二李宰相起了齷齪。
雖然最後羽林軍未動,但卻籍以調回了龍武軍,再加上名為總管京畿防務,卻不在長安署理辦公的李嗣業,和一個名義上總領北軍的龍武大將軍陳玄禮,這其中的水一時變的渾起來,渾的連我也看不清楚背後一些東西。
想到這裡。
“來人,換裝,我要出門”我倒想看看究竟我走後,這長安城裡已經變成什麼模樣。
反正,也好久沒有這麼輕鬆的逛街過。在成都逛街一度是我和小丫頭最喜歡的節目。
只是所謂微服私訪的把戲,多使幾次也就沒有了當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