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1 / 4)

小說:幻之盛唐 作者:團團

現這一點後,絲毫不顧慮別人的聲譽的想法,就非常混帳的充分利用在審問俘虜上,結果讓一些可怕的謠言愈演愈烈。)

根據斷斷續續所述詳情,俘虜所屬的是目前正奉命抓捕流亡,叛軍左路行招討,兼賊首安祿山養子孫孝哲的人馬。

叛軍攻略西京的部隊,因為要對付潼關、長安這樣的堅城巨塞,主要是以步軍為主,各部只配屬了一定數量的騎兵(為了襲取逃亡的皇帝都已經分派了出去),而且經歷大戰之損失不小,急待休整,惟有作為留後(預備隊)的孫部馬軍甚眾且完好。只是沒有預料到潼關失守後唐軍敗逃的如此快。為攻堅所做的大量準備反成了累贅。

因此,按照安祿山的軍師尚書令高尚的部署,孫部為先頭,快速迂迴穿插長安後路,本應該阻斷長安往西北的要道,並侍機阻截西北來援,卻運氣奇差的在追擊途中,遭遇了突如其來天降火球的異變,孫孝哲和親軍正當其衝,當場死傷數百人,連孫孝哲本人都被餘火燒傷,全軍上下疑為天意,軍心大亂,不得不後退百里重整隊伍,又殺了好些驚恐不安計程車卒,才入復行進,只是這一耽擱,反而成為最後一路進入長安的人馬。所有的好處和功勞都讓別家拿去了。

而且作為左路行招討的孫孝哲由於路上延誤錯失戰機,讓漢家皇帝一干重要人等跑了,受到總招討崔佑乾的呵斥,若不是安祿山養子的身份,隨軍長史建議先報請洛陽的安祿山定奪,幾乎要被奪職拿問。

本來孫部在潼關會戰中寸功未立的,好不容易爭取來的頭功的機會又丟了,在邱縣養傷的叛將孫孝哲的日子不是很好過。因此當追擊的人馬陸續敗亡的訊息傳來後,有心藉機將功補過,便借這次外派大索王公群臣的便利,避開總招討崔佑乾的耳目,集所部之騎交由其親信部將兼族弟騎督孫延秀統領。望西晝夜不停循跡追來,後軍殲滅的那團前鋒營只是負責追蹤皇帝一行的行跡而來斥候而已。本陣距離我們還有百多里,這段距離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要是騎兵全力行進不用半日,關鍵是對方是否發現了我們的存在。要是作為我的話,知道了肯定是乘無備一鼓作氣襲殺上來。

不管怎麼樣,要緊急備戰,我不斷傳令下去,各軍變換位置,安排前軍急行軍,後軍加派遊騎斥候,左右軍疏導人群,中軍就地整備,我需要一個適當的戰場。可惜這個時代軍事情報的手段實在太有限了,尤其是在逃亡中,效率大打折扣,我不得不把寶貴的騎兵小隊的分散出去,加強前敵偵察的力量。

對方的耐心也太好了,或者說是知道了前哨覆滅後謹慎起來,大概一天一夜了,斥候換了至少二十多批了,仍然不見進逼的蹤影。讓我們在長時間的緊張戒備之中,空消耗士氣和精神。還好我讓士兵輪換休息,並嚴禁談論此事,內緊外鬆只做一般戰備,不然驚的那些流民到處奔逃,純粹給自己找麻煩。

我引一干將官站在一個小山丘上遠眺不已,這地方叫梅嶺,這裡是進入關西要道駱谷的前站。轉過山丘就是谷口。沿谷往前行就可以到達以子午嶺為界的分水領,有多條路可以分往河西隴右劍南等方向,還有三國兩晉時期遺留下來的古寨口,要是到了那裡,敵軍的追擊就沒有多少優勢了。隨著我們越往西走,越近蜀地,地勢逐漸抬高,道路逐漸崎嶇起來,那些溝壑峽谷已經讓我們損失一些車馬輜重,因此嶺下是眾多軍士忙碌的整理行裝,調派人員,入內後,為了大軍行進的通暢,就必須拋棄一些過於笨重容易阻道的車駕,順便就地給追兵制造點麻煩。

在這裡遠眺到的谷口內,果然是山如斧削,壁如傾城,記得老杜甫有首詩叫《出駱谷》形容這裡的艱險,“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殘一人出駱谷。自說二女齧臂時,回頭卻向秦雲哭。”不過這一路下來,有什麼不長眼的毒蛇猛獸都被我們捕殺打了牙祭,那些山賊盜匪之流,大軍一過也是殺的殺降的降,跑路的跑路。清淨了許多。只要我們進入駱谷,安全的保障就多了幾分,不是我懼敵切戰,平地開闊視野內的準備充分的騎兵對步兵的一邊倒戰鬥力,並不是簡單的乘以雙倍人數來計算的。進入之後,穀道內狹長曲折的地形,不利衝刺,施展不開的騎兵便威力大減。因此,對方要有所行動,也就在這裡了。因為進入谷口前段,由於兩邊是山勢由丘陵到高山的過度,形成一片開闊的小型谷地。兩邊的山脊太矮,屬於兵家戰中利攻不利守的情形,但這也是我選擇的戰場。當然,要是對方遲疑不前,讓我們全進了駱谷也好。

我現在手頭的人馬滿打滿算近萬五人,勉強湊夠一個平時左龍武軍編制,按慣例分前、後、左、中、右五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