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官員,並不象後世那麼文官武將涇渭分明,相互抵制和排斥,也並不象後世有宋一代那般的“以文弱為榮,以勇力為恥;以清談為榮,以實幹為恥;以文治為榮,以武事為恥,以治學為榮,以尚武為恥;以鴻儒闊交為榮,以親近士伍為恥,以道德文章為榮,以從軍殺敵為恥。
武將功勳極至,也能封臺拜相,文職轉事軍中,也能統帥一方。作為一個長期奉行進攻戰略的國家,要想盡職的牧守一方,不但要有合格的治政手段,也要求通曉一些武事經略,因此湧現出一大批,馬上能挽弓馬下能殺敵的文職官員,而顏真卿所代表的顏氏家族,正是其中的典型。
我幾家近期連載的《大唐忠義傳》《大唐英烈集》,文學的手法鼓吹任何敢於抗擊叛軍,併為之長期鬥爭乃至獻身的各種事跡,上至不屈事賊公卿,下至投身抗賊的斗升小民,都有著述。當然也順帶著重描寫賊軍的殘暴橫虐,以反襯之,其中很大一部分專供酒樓茶肆說古之用,是以鼓舞人心,宏揚忠義之道。說白了,就是經過官方的授意,藝術性的誇大自己,削弱敵人,用揚名天下的機會,去鼓勵誘導淪陷區計程車民多多報國殺敵。而收集的眾多材料中,作為中堅力量顏氏兄弟地事蹟。就佔了很重要的一個篇幅。
天寶十四年的春天,局勢波瀾起伏的,作為席捲天下的叛亂風暴的中心———河北,發生了許多轟轟烈烈的事情。安祿山起兵之初,矯詔奉旨“清君側,株國賊”的旗號,利用海內久承平,百姓累世不識兵革。猝聞范陽兵起,遠近震駭。一舉蕩下河北,所過州縣,望風瓦解。守令或開門出迎,或棄城竄匿,或為所擒戮。無敢拒之者。先後名將封常清,高仙芝等領兵討伐,終不能擋之。
兵鋒至城,時任常山太守地顏卿(顏真的堂兄),力不能拒,與長史袁履謙往迎之,虛與委蛇。安祿山大悅,乃賜顏卿金紫冠帶,質其子弟,仍使守常山。顏卿自歸乃陰與部下謀起兵討安祿山事。
是時的平原太守顏真卿,知祿山且反。借霖雨防洪之名,修繕完城浚壕。慕丁壯,實倉以備其變。安祿山以其書生,素輕不已為要。顏真卿以平原、博平兵七千人防河津,又遣平原司兵李平間道上京奏之。
此時玄宗始信安祿山真的反了,河北郡縣皆風靡,嘆曰:“二十四郡,曾無一人義士邪!”及河北來使李平至,大喜。曰:“朕不識顏真卿作何狀,乃能如是!”傳告天下樹為臣範。廣授河北諸郡防禦使自募拒敵,是時顏真卿使親客密懷討賊牒詣諸郡,由是諸郡多有密應者。
後哥舒翰起復,鎮守潼關,賊軍攻而不決,安祿山分派的大同軍使高秀巖寇振武軍,卻遭遇了繞道邊境千里迂迴的朔方節度使郭子儀地西北軍,大敗而走,並乘勝收降原靜邊軍。
另一路大同兵馬使薛忠義再寇靜邊軍,郭子儀使左兵馬使李光弼、右兵馬使高浚、左武鋒使僕固懷恩、右武鋒使渾釋之等逆擊,大破之,坑其騎七千。進而圍雲中,以別將公孫瓊巖將二千騎擊馬邑,拔之,開東關,兵臨河北。
訊息傳到河北,當時,安祿山正使其部將段子光,將忠於朝廷拒戰身死的李憕、盧奕、蔣清等人首級巡遊河北諸郡,以警效尤,至平原,為顏真卿捕誅,收李憕、盧奕、蔣清等首級,編蒲為身,棺殮埋葬,發喪受吊,厲兵討賊,召募勇士,旬日至萬餘人。
受其鼓舞,以常山太守顏臬卿等心懷朝廷的各路官員乘機在叛軍腹地開花,河北諸州郡相繼爆發舉義,先有顏臬卿設計擒殺叛軍大將李欽,並其部,誘捕高邈、何千年,獻於朝廷。
隨後又清池尉賈載、鹽山尉河內穆寧伏斬安祿山委派的海運使劉道玄,得其甲仗五十餘船;
饒陽太守盧全誠據城不受偽命,暗使人殺偽官於道途;
河間司法李奐殺祿山所署長史王懷忠;
李隨遣遊弈將嗣賢濟河,殺祿山所署博平太守馬全……
由於安祿山雖然兵強馬壯,但起事的倉促,手下缺乏治政的人才,因此不得不大量留用降伏的舊屬官吏,暗中不免有眾多心懷朝廷的,是以埋下了隱患一下子全部爆發出來。
一時景城河間博平諸郡縣,俱殺死偽官響應,河北十數郡,同時歸附,各有眾數千或萬人,共推顏真卿為盟主,軍事皆稟奉調遣。
諸郡又彼此通書商議,擬連兵斷賊歸路,牽制賊軍,免致西進,令叛軍四處救火,疲於奔命。最盛時,偌大的河北道,惟餘范陽、北平、密雲、漁陽、汲六郡,尚屬安祿山。便是這六郡,其中也不穩當。
當時安祿山令崔乾祐自陝進兵,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