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果僅存的左羽林軍中,龍驤營因為一連串變故等原因,被我逐步打散,編充他部名存實亡,右羽林軍的虎威營警後,卻好死不死的遇上大名鼎鼎的曳落河,業已不復存在了。
左右龍武軍的熊犀、豹燾兩營本來就不全,剩下多是藩屬子弟(質子營),被並做一部,其中部分與河西藩部有關的,都隨太子北上了。其中相當部分人,按照藩附的義務,將直接回到父兄的舊族、部領中去,招募族人勤王。
其餘的,便由我不可告人目的,而提拔起的那位吐突承暉率領,隨我南下,這些人本來身手就不差,又經過戰陣的洗練,都作為骨幹充入新編馬軍,與解部並列。
因此,當下重建後的全新內營,體制又不同前。
分為內團、外標,內團還是重新選軍中忠貞健勇之士,兼以地方官健忠良子弟為頭目,也兼內仗班。
而外標則另成一體制,因為有青城的前例,陸續有些劍南道的所謂“豪傑義士”什麼的來投效,甚至還有遠至山南、河隴的一些存在,雖然目的、動機和緣由不盡相同。但這些江湖中人,往多桀驁不遜,多有不習慣軍規內儀的,如果不願意受嚴律管束,直接派入軍中只怕要出亂子,便以內營外團的形式另行管理。
一般只要身手出眾,身世家系沒有太大的問題,就可以在裡面掛上號,約束較少,行動自由些,將來要想從軍入仕,或者退出歸隱的有充分選擇的餘地,用寬鬆的管理以招攬人才,也是慢慢變相考察的意思。
內團、外標分做五番,番下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