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才再出現。
白天見到此人,楊潮才發現,這是一個身材不高,對比後世也就是一米五多一些,面板極為黝黑,有點福建、廣東人的特點,但是行動矯健,靈活的就像一隻貓一樣。楊潮暗自比較,如果放到自己軍中,絕對是一員精兵。
此人對楊潮等人身上穿著的鐵甲多看了幾眼,眼神有些怪異,不知道是鄙視穿鐵甲太小題大做,還是感慨楊潮這群人不好惹。
但是此人大咧咧的上了楊潮的船,並且指揮一群漁民,用小漁船將楊潮的大船拖入了江中。
接著跟嚮導一起,讓船往南邊行駛。
二里地外,就有一座無人的沙洲。遠遠的就能看到一根高高的桅杆。
走近了才看到是一艘三桅大帆船,無論是外形還是吃水看起來都遠勝楊潮的戰船。
楊潮的戰船在這大船面前,就好像小孩在大人面前一樣。
而且大船問問的坐在江面。就好像一堵牆一樣,楊潮的船靠上去,根本就到不了船的半腰。
楊潮估摸著這艘船恐怕能拉至少八千擔貨,換成成後世的噸位就是一千多噸,比自己的戰船足足大了五倍還多。
“這就是海船!”
楊潮心中想到,放在江中可真大,可是放在海上,就小的跟芝麻一般。
後世動輒數萬十萬噸的超級大船,放在海上也非常的不起眼。莫名其妙的面對這艘海船,楊潮竟然對大海有了一種敬畏。還有一種想要征服的豪情,突然想自己也打造一艘大海船去海上搏擊風浪。
“哎。當家的,卸貨吧。”
船上的短小漢子這時候對楊潮道,說的是官話,但是不是南京的官話更不是北京的官話,聽不出是哪裡的話。
官話其實就是一種書面語言,中國人幾年前歷朝歷代語言變遷,可是文字在秦始皇統一文字後,幾乎就不在有大的變動,因此出現了一種以統一的文字為核心發展出來的語言,這就是官話。
但是因為各地語言都不一樣,又無法像資訊大範圍流通的後世一樣進行普及某一地方言為官話,因此形成了各式各樣的官話,有蘇州官話,南京官話等等。
各式各樣的官話,雖然口音不同,但是因為有相同的文字為基礎,因此大致都能夠聽懂。
楊潮自然聽懂了短小漢子的話,知道此人語氣有些慵懶,沒有把楊潮當回事。
何嚮導此時向楊潮露出一個歉意的笑容。
楊潮也不在乎,知道這些吃水上飯的人,目無王法,根本就不把任何人當回事。
楊潮覺得對方似乎還是很識相的,沒有貿然讓他們的人上船接貨。
“趙康,帶人去卸貨!”
楊潮讓趙康帶了十個人去卸貨,但是卻悄悄囑咐李五六小心戒備。
對方的大海船居高臨下,讓楊潮產生有一種危機感,如果對方居高臨下發動攻擊,己方的劣勢很明顯。
但是當趙康帶人將貨物一件一件搬上來,船上的人則用索具吊上去,期間一種很平穩,沒有發生任何意外。
而船上的短小漢子則清點貨物。
生絲一百擔。
茶葉一百擔。
瓷器三百擔。
另外有紗絹錦等織品。
各樣書籍三百擔。
宣紙一百擔。
另外還有硯臺、墨、筆等文房用具。
其中生絲是最值錢的,在湖州一帶五十兩銀子一擔,賣到日本能有五六百兩銀子,王瀟這次辦的急,每擔付出了六十兩的高價,而賣給下家則是一百兩,淨賺四十兩。
而且也只收到了一百擔的生絲,價值一萬兩。
茶葉、瓷器等物,其實日本也有,但是日本人在步入現代之前,都非常崇尚中華風物,有錢人熱衷於消費中國的物產,因此中國的茶葉、瓷器,乃至文房四寶在日本都很有市場。
至於書籍這種東西,分量大,佔的空間也大,可是價值卻並不高,可是日本人就是常年進口中國書籍,而且這是作為一種任務的,如果穿上不帶上一些書籍,中國商船可能會受到日本人的刁難。
這是日本人非常向往中華文化,但是古代運輸不便,因此日本人形成了一種傳統,那就是想方設法的得到來自中國的書籍,開始時候不敢得罪中國商人,因此只是借用偶爾隨船的書籍,謄抄之後,在還回去,慢慢的就開始沒收,後來甚至逼迫商人必須帶書。
這些書未必是貿易品,可能就是送給日本管理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