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部分(4 / 4)

小說:回到明末當軍閥 作者:標點

但是一般情況下,地方軍器局上交的這些武器裝備比中央八局自產的更差,更是沒人願意要。

可不可否認,這種制度下各地都有能夠打造各種武器的工匠,海州也有製作鳥銃和火炮的工匠,雖然不多,但是經驗也算豐富。

昨日詢問過姜陽後,姜陽將他們衛所中一個匠戶介紹給了楊潮,這是一個老軍匠,附屬東海中所的匠戶,也是從明初就在海州了,年紀五十多,祖傳的技術十分精湛。

老軍匠告訴楊潮,姜陽交給楊潮的那些鳥銃,一根根都是他檢驗過的,楊潮好奇在沒有先進電子裝置的情況下如何檢驗金屬槍管的好壞,老軍匠告訴他靠聽。

還給楊潮演示過一次,用小榔頭敲擊槍管,他可以分辨出槍管中有沒有裂縫等。

這倒是類似後世的超聲波檢測了,不過後世是用電子儀器分析,老軍匠就完全靠經驗了。

楊潮知道這種東西是沒法推廣的,只能靠著經驗積累,海州還就這一個人,也是海州城造槍、造炮的匠頭。

老軍匠給了楊潮信心,既然海州能打造鳥銃,那麼何不讓他們現在就打造,打造好的鳥銃,自然裝備自己的軍隊,這絕對是白給的,不要白不要,至於練兵,那自然是逼不得已,此時如果能夠練出一隻數量可觀的鳥銃部隊,守城自然非常犀利,反正肯定比連弓兵時間短。

李五六非常熱衷大規模鳥銃編制,因此恨不能今天就去挑兵訓練。

在新江口大營的時候,他雖然對老金十分不服,但是這次他打算按照老金的選兵之法來挑選新的鳥銃手,雖然他只學到了皮毛,只能模仿一個外表,那就是一頂要選出一群胳膊長的,眼睛好的。

李五六還只是在幻想練兵,今天是來不及了,今天還得在城牆上戰鬥,因此只能晚上去挑選了,然後他就打算明天就挑一個軍官去訓練,其他人還是留在城上戰鬥的,對李五六來說,此時城外的虜兵就是給鳥銃手送軍功的。

相比李五六還在計劃,城北和城西的軍官,已經組織民壯練了一天了。

城北和城西是薔薇河,河道雖然不算寬闊,但這是對自然河流來說的,相比護城河那就寬多了,最窄的地方也有十多丈,寬的地方甚至有幾十丈,最關鍵的是水流豐沛,河道很深,要填堵,就算沒人阻擋,光是那些土方量,都夠虜兵喝一壺的了。

反正填了兩天,虜兵硬是從河岸推進了不到一丈,連十分之一都不到,他們能不能堅持都兩說,因此城西和城北的民壯就一時不需要戰鬥,但卻也沒有清閒,在軍官的帶領下,正積極訓練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