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部分(2 / 4)

小說:回到明末當軍閥 作者:標點

音大士在未找到說法地普陀山之前曾在此島停留過渡,因此成為佛渡島。

島上石頭林立,石頭之間只有野草生長,沒有可供種植的耕地,因此一直杳無人煙。

但是在明朝中期,這裡卻是海上走私中心,葡萄牙人、大海盜汪直都曾經將這裡當做貿易基地,用來跟江南做貿易。

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朝浙江巡撫朱紈率戰船三百八十艘、六千大軍進擊雙嶼港,擒海商頭目李光頭、許六、姚大等,毀所建營房,爾後官兵以木石填塞雙嶼港。明軍又打敗了倭寇,趕走了葡萄牙人,這裡就再一次荒蕪了起來。

楊潮重開貿易,荷蘭人就選中了這裡,楊潮允許他們在這裡建立貨棧。荷蘭人在幾年時間就將這裡從一個荒島變成了一座繁華的港口,投入了十餘萬兩銀子,建立了碼頭,修建了上百間大型貨棧。

但是楊潮沒有允許他們修建城堡,而且讓施琅後來在這裡建立了海軍基地。

雙嶼港之所以被汪直、葡萄牙人看重,這裡的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位於杭州灣口。南邊是寧波。北邊是松江。後世這裡都是優良的貿易港口,可以輻射江浙甚至閩廣一帶,後世這裡同樣是海軍基地。

這次戰爭爆發後,楊潮立刻派軍將雙嶼港上的荷蘭人抓捕,將荷蘭人的港口碼頭沒收,以後這裡就沒有荷蘭人的私產了,都是大明官府的官產,碼頭是公有的。貨倉是海關的。

此時碼頭上訂立了許多十字架,每一個十字架上都掛著一具屍體,全都是金髮碧眼的洋人,許多來這裡做生意的浙江商人指指點點。

荷蘭人開發了這裡後,招徠來了許多杭州灣一帶的商人,杭州灣潮水湍急,礁石密佈,沒有良好的海港,只能通小船,過去杭州灣的貨物要海運。要麼用小船運到寧波出海,要麼就是送到松江去。

這些商人就是駕著小船送貨到雙嶼港。從而跟荷蘭人貿易的。

“諸位,你們說大都督會不會禁海啊。這才開了幾年啊,要是又禁海,大傢伙的生計,可就無著了啊。”

幾個商人看著嚴酷的情況,不由苦惱的說道。

“還能怪誰,不都怪這些洋毛子,貪得無厭!”

他們也看不慣這些洋人竟然敢去搶劫,他們中就有不少海寧人。

“聽說大都督把洋毛子的老巢都剿了,這些洋毛子就是在臺灣打死的,掛在這裡要給後人一個警醒,聽說大都督還要發兵去更遠的地方,把洋毛子趕盡殺絕呢。”

“這麼說大都督一定要海禁了啊。”

一個商人嘆了口氣,把毛子都殺光了,就是不海禁,他們還能跟誰做生意去。

幾年前他們大多都還是漁民,開了海貿一個個透過運輸,這才發達起來,家家賺了點,但是也不多。

最苦惱的是一個剛剛讓人打造了大海船,打算擴大規模的四十多歲的男人,他家正是海寧縣的。

“殺,殺的好。該禁就得禁!豈能因為我等商賈,讓海寇禍害相鄰呢。”

這時候他們突然看到幾個士兵從一個大房子中走出來,哪裡是東印度公司的辦公地點,現在則是雙嶼港的港務衙門。

幾個兵拿著黃紙和漿糊,在掛著屍體的木杆上,刷刷貼出了幾張告示。

商人們瞬間就圍了過去,看到訊息後,心裡一顆秤砣頓時落地。

楊潮告訴這些人,不會禁海,要大家安心,繼續做生意。只要照章納稅,就是良商,就是有貢獻於國的棟樑。

“大都督萬歲!”

幾個商人歡呼著。

“走,哥幾個,讓犬子打幾十斤大魚,今晚到我家去喝酒去。”

剛剛添置了大船的海商高興的喊道,他家是當地的大族,人口幾百人,住在海邊一個村子中,但是卻不是名門望族,只是老老實實的漁民,不是開海貿他也發不起來。他這次打造大船,就是為了把村裡的後進青壯都拉到船上謀生,可沒想到出了這件事,為了造船,他可是借了不少錢的。

一群人也不拒絕,嚷嚷著要吃窮老俞,笑罵他家大船下水都不知道擺席面,這次就算補上了。

讓海商高興的,當然是楊潮沒有禁海了,也就是說楊潮威脅荷蘭人禁海一事,只是虛張聲勢,而這時候公佈出來,自然是因為跟荷蘭人談好了。

其實荷蘭人也不得不接受楊潮的要求,因為臺灣輕鬆就被佔領,接著楊潮果然聯合鄭氏發兵南洋,頃刻間佔領了馬六甲。

馬六甲這裡本來在葡萄牙人手裡,地位上相當於後世的新加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