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看不到他們的影子,偶爾會出現一個很大的機群吼叫著衝向德軍暴露的地面目標。整個戰爭期間蘇聯空軍一直是以對地攻擊為主要任務,爭奪制空權的努力彷彿與他們無關。他們的飛機數量很多但是質量實在是差的沒話說,就連老舊的雙翼飛機也不肯丟掉,將就著使用的結局就是戰鬥力、攻擊效率低下。相對的損失也是非常的多。
對於蘇聯空軍的現狀斯大林沒有很好的辦法,畢竟東西兩線都需要很多的飛行員,他手中的兵力實在是少得可憐。根本不敷兩線作戰之用。前一次諾門罕之戰的仇,鬼子今時即將得報!
戰蘇聯一零三節:進攻初始
俗話說,寧可得罪十個君子也不能得罪一個小人,德國和鬼子在戰後的表現就很形象的說明了這一點。在本書中斯大林對於鬼子這種兩面三刀的小人也是恨得牙癢癢,恨不能殺之而後快!他想起前一次諾門罕之戰鬼子吃了大虧,這一次鬼子們背後有德國主子撐腰,來勢洶洶所圖非小,極大的牽制了蘇聯的衛國戰爭。遠東地區雖然距離遙遠,但是對於歐戰局勢的影響卻也是不能小覷。精銳的西伯利亞軍團早就西行到了莫斯科,相對戰力低微許多的滿蒙軍團實在是不堪大用,教訓小鬼子的任務實在是勉為其難。
“該怎麼樣才能夠一勞永逸的解決小鬼子呢?”斯大林一直在想著對策。這些背信棄義的傢伙令人髮指的背後一刀狠狠的捅到了斯大林的痛處,他緊皺眉頭,抓著一直忘記了點燃的菸斗來回踱步。他實在是迴天乏力,眼下兵力緊張,訓練有素的部隊損失的太多了,很多新招募(硬拉的)計程車兵戰鬥力鬆鬆垮垮,比起鬼子二流陸軍尚有不如,更別說面對更新裝備之後的德國新軍了!他想著要調動部隊給鬼子狠狠的來一下子,徹底把他們的進犯之心熄滅。之後才能無後顧之憂的全副身心投入到與德國人的死掐之中。現在的局勢表明單單憑藉蘇聯的力量這個任務是不可能完成了,唯一的救命稻草是美國人。只要美國人在太平洋進展順利就能帶給鬼子相當大的壓力,才有可能牽制鬼子全力侵略蘇聯。
甚至他也曾經考慮過外憂內患之中的中國,他一直希望鬼子陸軍能夠“安分守己”的在這個他們傳統的侵略國忙活。鬼子們鬼使神差的居然把陸軍主力調動到來打蘇聯,真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現在打到門口的德國人是最大的憂患,煩人的小鬼子暫且放在一邊了。至少他們一時半會還打不到烏拉爾山吧?
滿蒙告急!莫斯科告急!高加索補給線告急!多處緊急軍情一再給斯大林心頭增加重壓。他早已無暇他顧,眼下唯獨保住莫斯科才能向其他的事情。朱可夫在前線發來的電報清楚的表明了德國鬼子的進攻方向就是莫斯科。很多情報表明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第六集團軍,北方集團軍群在接下來戰鬥任務就是攻佔莫斯科。這一次德軍來勢浩大,莫斯科能否屹立不倒斯大林也心中沒底,他這是第二次沒了底氣!他知道第二波海浪總是比第一波要大,德軍第二次進攻莫斯科肯定要比第一次要狠得多!
調兵遣將無兵可用,陳兵佈陣良將難得。斯大林的招數所剩不多,手中公認最厲害的朱可夫尚且喪師失地、慘敗而歸,別說其他人了!朱可夫也在暗自納悶,古德里安一向是在正面戰場上正大光明的擊敗對手,就算是前一次莫斯科之戰他面對綿延數百里的鐵桶陣也不像是今時這樣靈活多變,更別說是設計“圓月彎刀”這樣匪夷所思的圈套了。德軍這一次的戰役就像是曼施坦因加隆美爾的風格,可隆美爾遠在非洲,曼施坦因在大本營領袖全域性,這是毫無疑問的。難道說德軍又出現了一位天才的指揮官嗎?
帶著疑問,朱可夫指揮了普洛特維諾防守戰。他很想再一次見識到德國人的新手段,以便能夠研究出更好的對敵之策。可惜小小的城鎮不夠資格讓德軍出動大部隊,儘管損失慘重。其裝甲部隊還是搖搖晃晃的把普洛特維諾打成了一片廢墟,同時德軍也改進了他們的巷戰方式。這一次的慘重損失說不定能避免以後戰鬥中造成更大的災難。他們這一次的戰役暫停難說不是在為更強大的攻勢做準備。
朱可夫所慮最終變成了現實。沉寂五天之後,德國人在全線發起了進攻。一時之間面向德軍的每一個陣地都遭到了猛烈地打擊,就連一向善於判斷德軍主攻方向的朱可夫也搞不明白德國人究竟要在那裡進行突擊。
德軍的裝甲師實在是很變態!他們換裝之前每個師才不過只有兩個營的坦克兵,坦克總數最多也不過區區200餘輛,就這還是以四號,三號這些過時的玩意兒為主力的。朱可夫知道現在的德軍裝甲師編制可不再是昔日的吳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