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3 / 4)

個方向上德軍修築了四個機場。斯大林格勒原來的那幾個野戰機場反而被德軍廢棄不用了。新修築的機場基礎設施很完備,在不久之前才剛剛完工。每一個機場都有一個完整的防空營,只是蘇軍飛機剛剛襲擊的這一個斯大林格勒以東的機場還沒有來得及進駐防空部隊,只是憑藉機場本身的防空力量。不然的話,區區蘇軍30餘架飛機還真的是有去無回。

蘇毛子實在是不要命,他們的飛機投下來的不光是炸彈,還有一小隊前來拼命的傘兵!

話說,蘇聯傘兵建設是世界上最早的。第一支獨立成軍的傘兵部隊最早出現在蘇聯。斯大林對這個剛剛出現的兵種還是給予了極大地熱情的。長久以來,蘇聯的傘兵建設一直順風順水的。直到在巴巴羅薩開始之後不久,蘇聯傘兵在突襲德軍後方的時候損失非常慘重。取得的戰果幾乎可以稱作是微不足道,所以斯大林很生氣。他認為自己持續的大投入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對傘兵就不在報以巨大的熱情了。

他的這種認識跟小希同志如出一轍,在德軍傘兵慘烈的克里特島之戰之後。小希同志就再也不輕易的動用傘兵了。他也認為傘兵的意義不大,這種偏見一直持續到他被白起的突擊隊員斬首為止!

四十四節:算計

千算萬算,斯大林漏掉了土耳其人在接受了德國優秀武器裝備之後表現出來的戰鬥力!雖然戰前蘇聯的情報部門早就已經紮根與這個跟他們爭鬥了數百年的國家,甚至說對這個國家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了。根據這個國家的工業發展情況斯大林斷定他們不會擁有讓蘇聯紅軍低頭的本事。可是德國現在的生產能力他根本就不可能知曉,因為按照他的知識體系他不會想到這個世界上有日產2000輛的坦克生產線,也不會明白一次精密鑄造成型的子彈數量會有10萬發!雖然他拿著德國人精密的20毫米狙擊槍也曾經不斷的嘖嘖讚歎,他的手下那些輕武器設計人員也都對這把槍的設計原理讚不絕口。但他們一致認為這槍是不那麼容易生產的,因為根據他們對於製造工藝的推斷,生產出這樣一把槍所用的時間和人力足夠生產1000把**沙的!於是斯大林斷定德國人的產能不足就有了根據。

土耳其總理顯然不可能把自己曾經參觀德軍一個普通裝甲師的戰備倉庫這件事洩露出去,而在德國國內嚴防死守的國家安全域性幾乎砍斷了所有敵對國家的情報觸角。蘇聯人得不到這方面的任何情報,他們也就不能擁有第一手的判斷基礎。於是,斯大林跟他的幕僚們就推斷出一個錯的離譜的結論!那就是既然德軍自己都不能擁有足夠的武器數量,那麼肯定不可能提供給他們的盟友了。於是乎,土耳其人使用相對落後的武器就順理成章了。再加上大戰開始之後,匈奴人的後裔幾乎一次也沒有表現出他們的強大,外高加索之戰蘇軍是輸在了德軍的先進飛機上面而不是自身戰力不夠!單純的步兵層面的較量德國人還是疲軟,更別說他們的小弟土耳其人了!所以斯大林對於德軍突然多出來的區區50萬人還真是不屑一顧!

他的忽略直接漏掉了德國一整個集團軍的兵力!那可是克萊斯特的南方集團軍群至少150萬人的兵力!這個集團軍只拿出三個師的部隊就能夠幫助土耳其人在外高加索穩定住局勢了,他們分別駐守在蘇呼米、第比利斯和葉夫拉赫。就像是一個足球隊的中軸線一樣把外高加索串聯起來,為土耳其軍隊提供了一個主心骨。他們戰鬥力媲美蘇軍的步兵們緊密的部署在德軍周圍,形成了一個具備快速反應能力的整體。

其他的德軍部隊都接到了秘密休整的命令,每一個步兵師的師長和參謀長都準備時刻把自己準備好的部隊送到斯大林格勒前線去。實際上他們不知道自己的部隊具體是去哪裡,只知道陸航大隊的直升機隨時會過來把自己的部隊運走。部署在距離巴庫油田附近的德軍部隊正在配合工程兵們緊鑼密鼓的修建煉油廠,蘇毛子從這裡被趕走的時候進行了最大限度的破壞。雖然德軍傘兵和空中突擊師以最大的速度進攻,給蘇毛留下了最少的時間進行破壞。可還是有相當一部分工業設施被破壞掉了。白起打算用巴庫的能源來供應這個地區所有作戰部隊的消耗,在他的催促下巴庫的產量一天比一天多,德軍在烏克蘭的生產基地儲存了相當可觀的油料,在高加索戰鬥的接近十萬輛各種軍車都在依靠巴庫的供給。目前,正在逐步的供應土耳其和德軍的盟友們。

白起手中有了充足的油料供應,德國戰車自然可以轟轟烈烈的轉動起來了。國內的煤變油設施紛紛轉產,開始進行各種各樣的化工原料生產。目前這個世界上化工領域德國絕對是一馬當先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