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德國的情報分析部門提交給白起的一個資料分析顯示了在蘇聯軍隊中根本沒受過訓練的人員佔到了40。9%!另有26。7%也只訓練不到一個月,只有32。4%訓練時間超過1個月以上。蘇聯人徹底的動員(包括16歲—40歲以上)把越來越多的不適合當兵打仗的人掃進了軍隊。斯大林根本不在意未經訓練也毫無經驗的新兵們肯定會遭受巨大的傷亡。他只在意他們中的倖存者將成為新的戰鬥骨幹。用大量炮灰來維持蘇聯紅軍的戰鬥力和龐大的規模,並從屍山血海中提煉出適於最後決戰用的精銳軍團,這就是斯大林的戰略——既殘酷又現實,但也相當實用。在至關重要的高加索防線,斯大林就部署了相當數量的這些個所謂的“精銳”!這些人曾經在殘酷的戰鬥中面對過德軍的新式武器,包括豹三,120速射迫擊炮、88毫米自行高平兩用炮等利器都在他們的心目中留下過陰影,他們有幸在德軍的進攻中生存了下來。於是他們就有資格作為一名老兵來教導那些剛剛加入軍隊中的新兵蛋子們!
蘇聯的建軍工作很迅速,他們擅長的是實用主義。在技術兵種方面他們見識到了德軍同行的厲害,相比起來自己這邊的素質能力實在是拿不出手!於是斯大林對技術兵種的質量給予了特別的關照,尤其是炮兵方面更是他關注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