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部分(1 / 4)

小說:崛起之華夏 作者:閃啊閃

原料除了煤、鐵和部分鉛、鋅外,鎢、鉻、銻、鎳、鋁、錫和錳等戰略金屬則完全依賴進口,紡織品和化學品的大部分原料如硝酸鉀、硫磺、石油、橡膠和工業油脂也是如此。

但幸運的是,在戰爭開始的前幾年,也許是因為中國商人們受到鉅額利潤的驅使,中國在德國建立的很多商業貿易機構都在德國屯積了大量的相關戰略物資,在戰爭爆發後,這些德國急需的物資都被德國政府以高價全部收購,這些戰略物資不但在後來的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緩解了德國物資方面的困難,也讓中國的商人們賺得盆滿缽溢(這件事再次的體現出了華夏傳統“互利共贏”商道的過人之處。)

但即使有了中國人在開戰時的雪中送炭,在戰爭爆發後,德國在經濟方面遭遇到的困難局面並沒有大的改觀。由於英國海軍控制著全球的制海權,協約國集團各成員國可以利用世界上的一切有利資源透過海上航線為自己“輸血”,而同盟國方面的情況則大為不利。各個成員國尤其是德國的各個出海口被英國海軍封鎖得密不透風,總噸位達300萬噸以上的商船隊,開戰後百分之九十以上失去了作用,大量的商船或者被敵國海軍扣押。或者蟄伏於港口,所有必須的糧食和工業原料進口,只能依靠荷蘭、丹麥、挪威、瑞典、美國和中國等中立國進行間接而有限的輸入。而隨著戰爭的進一步擴大和延續,英國和法國達成了更加嚴密的監視中立國貿易的協議,進一步的擴大了禁運商品的種類和數額,結果到1916年年初,德國食品的進口總量下降了百分之五十以上,雖然德國政府於1915年起實行了食品配給制,但由於在戰爭時期進口量大幅下降的同時卻仍然需要保證工業原料的輸入,從而導致居民食品的配給量越來越小,配給的範圍卻越來越大,這表明,協約國的“飢餓封鎖”政策在發揮著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在這種情況下,德國國內普遍寄希望於德國海軍能夠打破協約國的海上封鎖,德國海軍大臣提爾皮茨與原德國公海艦隊司令英格諾爾主張以公海艦隊向英國皇家海軍主動挑戰,吸引英國派出部分艦隊投入北海的戰鬥。由於堅信德國海軍在戰艦的質量上和官兵的素質上勝過對手,德國人認為甚至可以考慮同英國海軍“大艦隊”來一場主力決戰,以改變雙方海軍力量的對比,達到打破英國海軍海上封鎖的目的。由於主力決戰所冒的風險太大,德國政府一直不敢決斷,接任英格諾爾擔任公海艦隊司令的波爾上將把打破封鎖的希望寄託在潛艇部隊的身上,但是由於擊沉中立國船隻引起了美國的強烈抗議,德國最終被迫限制潛艇作戰的規模,而這樣就無法達到打破封鎖的目的,因此,德國人又把目光放在了水面艦艇上,考慮用一場有限規模的海戰削弱英國皇家海軍的實力,打破海上封鎖。

1916年1月,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任命好鬥的萊茵哈特。舍爾海軍上將為德國公海艦隊司令,德國公海艦隊在繼續派出襲擊艦和潛艇襲擾英國海岸的同時,一場大規模的海上決戰的計劃也在逐漸的醞釀和制定當中。

而與此同時,英國海軍在生性謹慎的“大艦隊”司令傑利科上將的率領下,於蘇格蘭北端駐泊,扼守北海出海口,將德國公海艦隊的活動範圍死死壓縮在了狹小的北海水域,使德國公海艦隊無法對英國的海上生命線造成威脅。傑利科的計劃雖然穩妥,但卻不符合大英帝國海軍光榮的“進攻傳統”,公眾輿論紛紛強烈抨擊傑利科“消極避戰”,一些海軍軍官對傑利科的行為也大為不滿,送了他一個“沉默上將”的雅號。

因此,在得悉德國海軍可能採取重大行動的時候,已經被德國潛艇和襲擊艦折磨得yu仙yu死的英國皇家海軍,也衷心希望能夠透過一場海上主力決戰消滅德國海軍,一舉贏得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的勝利,重現大英帝國海上霸主的雄風,挽回在英國公眾心目中的形象。

但對於“沉默上將”傑利科來說,在海戰中他最為擔憂的,是德國潛艇的威脅。

“……德國人已經用行動表明,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潛艇、水雷和魚雷進行作戰;而毫無疑問的是,我相信在艦隊作戰中,他們也將盡力的最充分的利用這些武器,尤其是因為他們在這些特殊領域擁有實際上優於我們的力量。因此,必須針對這些形式的攻擊考慮我們自己的戰術方法。”

“德國海軍的潛艇如果按預期與他們的戰列艦隊協同作戰的話,也許會使用下列方法:與巡洋艦或者可能與驅逐艦同時作戰;或者潛艇與戰列艦隊同時作戰。”

“在第一種情況下,德國潛艇可能以巡洋艦為先導,在前進中部署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